失眠怎麼辦?研究:改變 2 個「根本問題」比吃安眠藥更有用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就算吃了安眠藥也還是沒辦法長期維持好的睡眠品質?其實安眠藥雖然有它的療效在,但失眠是個「行為」和「想法」這兩件事情引起的睡眠疾患,光靠藥物很難根治,失眠的情形也容易再次發生。

近年來醫界對失眠的疾病發展過程越來越清楚,它是個身體、心理互相影響的疾病,像是完美主義、容易焦慮的個性可能會在一次的壓力事件過後,晚上開始睡不著,白天覺得疲憊又拿來補眠,開始了失眠的惡性循環,如果沒有積極介入,失眠的情形可能會持續很久。

istock 照片檔 ID:1055020440
istock 照片檔 ID:1055020440

有些人可能會想說,吃安眠藥就可以了,但其實並非如此,若已經是慢性失眠,根據《睡眠醫學回顧》(Sleep Medicine Reviews)刊登的一篇回顧文章指出,在失眠的治療結束後,接受認知行為治療的人其療效時間比藥物來的長,能更快入睡、睡眠時間也增加了。

失眠的認知行為治療是什麼?

找出你失眠的時候都在想什麼?

想了解自己為什麼會睡不好,知道自己在睡不著的時候腦袋都在想什麼非常重要,若大腦在睡覺時間繼續雜亂的轉動,就等於沒有在休息,接著引發失眠。

很多人其實很想好好睡覺,但睡覺的時候會忍不住去想「我今天要睡 8 個小時才會飽」或是「我現在如果不趕快睡著明天就會沒精神」等的想法,讓腦袋沒辦法好好休息。

這些就是我們對睡眠的非理性信念,簡單來說就是習慣性的想法,認知行為治療主要就是協助失眠的人來改變這些會擾亂睡眠的認知。

改變常見的 3 大迷思

建立睡前儀式

而認知行為治療中「行為」的部分則像是養成睡前儀式,根據台灣心理健康發展協會的精選文章,好夢心理治療所吳家碩臨床心理師指出,睡前的時間可以分成洗澡時間、暫停時間、放鬆時間、床的時間

建立起這樣的習慣,久而久之就能找到好好睡覺的感覺,從失眠的惡性循環變成良性循環,找回每天睡飽飽、神采奕奕的自己!

若自己沒辦法改善失眠的情形,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協助,像是心理師、精神科∕身心科醫師等等,有專業人士陪者你面對失眠的困擾,也能更快的解決失眠的煩惱。

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

認知行為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取向,用有目標、系統化的對話,解決喪失功能的情緒、行為、認知,治療師會與個案一起分析個案的情況,一起制定改變的目標和方法。

認知行為治療能有效處理不同種類的情緒困擾,像是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等。此外,它對憤怒、自尊低落等心理問題,以及疲倦等身體問題,都可能會有幫助。

通常由臨床心理師、精神科∕身心科醫師等精神健康的專業人士進行。

參考資料:

Riemann, D., & Perlis, M. L. (2009). The treatments of chronic insomnia: a review of 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 and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herapies. Sleep Medicine Reviews, 13(3), 205-214.

【睡前儀式】睡前4B誘眠法

【認知治療】【職人說書系列】破解睡眠迷思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告別失眠困擾,478 呼吸法放鬆身體好入睡!
神奇4大助眠穴,解決失眠好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