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送醫院 醫師:小診所即可

【台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不會記錄孩子病況、孩子生病就往大醫院跑、習慣自己當醫生、健康食品當藥吃,以及缺乏流感知識!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國內家長面對孩子生病時,普遍存有「4不1沒有」的不良醫療習慣及認知。醫師強調,施打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另外,當小孩生病時,家長就近選擇可信任的診所小兒科醫師即可。 兒福聯盟針對12歲以下孩子的家長進行「醫療習慣及態度調查報告」調查,結果發現「不良習慣一」是家長一片空白看醫生,有16%在孩子生病時不會選擇看小兒科;17.7%沒有習慣就醫前記錄孩子病況;41.8%不懂得先安撫孩子的情緒;甚至有54.3%不知道有兒童專用藥劑,或不曾主動詢問醫師開立。 「不良習慣二」為過度醫療太緊張,有53.6%的爸媽坦言無論孩子生什麼病,都堅持先跑大醫院較安心;67.6%曾同時看不同的醫師;37.3%孩子病一週未好就急著換醫師。 「不良習慣三」是喜歡自己當醫生,調查也發現,家長獲取醫療資訊的來源,前3名依序是網路資訊佔73.1%、報章雜誌書籍佔61.6%,以及和朋友分享佔44%;60.9%曾擅自更改醫囑用藥;14.9%曾自行購藥給孩子服用;6.4%嘗試不當的民俗療法或偏方。 「不良習慣四」為吃補當成在吃藥,有72%家長曾讓孩子吃保健食品,更有25.2%誤認保健食品具有療效。 另外,雖有高達9成家長擔心流感肆虐卻「沒有流感正確認知」,42%家長不清楚秋冬為流感旺季;69.5%不知道流感和一般感冒是不同疾病;甚至11.2%不清楚流感疫苗是需要每年施打。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邱南昌表示,國內家長普遍缺乏正確的醫療習慣,有些家長每當孩子生病就帶到大醫院,是非常錯誤的,應選擇住家附近的小兒科診所,醫師不但可追蹤病情,也更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另外,許多家長認為保健食品有療效,其實將保健食品當糖吃,對健康反倒造成負擔。 兒福聯盟也提出5大呼籲,包括健康飲食勤運動、預防流感多了解、正確就醫看兒科、遵從醫囑不著急、小心偏方不迷信,希望號召家長、政府及相關單位攜手打造五星級醫療環境,建立正確的就醫習慣和觀念。 圖說:兒福聯盟提出5大呼籲,建立正確的就醫習慣和觀念。(郭庚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