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揮綜效 先建好大數據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區塊鏈技術進入金融產業,實際上是跟隨技術升級的主流趨勢,金融業主管更看好區塊鏈下一階的AI(人工智能)對金融業的業務拓展。基於AI推動已是國家層級議題,國銀高階主管說,金融業絕不能讓它成為另一個泡沫,最適當的做法是由業者先把數據建立起來,讓大數據分析帶給金融業務實際綜效的發揮。 AI已倡議多年,今年才開始大規模培養人才,如中研院與民間業者一起做的「台灣AI學校」,勤業眾信估計今年將會是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c,RPA)與人工智慧(AI)普及化的元年,協助企業與白領階級邁向數據科學自動化與在地化階段,企業未來五到十年的競爭力都將圍繞著這個議題。 台灣金融研訓院為此最新導入「機器學習」的概念到金融業,接續多年前以BANK 3.0專書掀起台灣銀行業推動數位化潮流的作法,出版機器學習─探索人工智慧關鍵新書,編審孫一仕說,這不是要把銀行業推去學習技術,而是要正視「有了資料庫,機器才會有助力」的重要。 國銀高階主管說,聽了AI專家、讀了該書,感受到「金融業是資料庫的最好建立者」的震撼,一般看到數位化滲透到日常生活。 實際上金融業擁有各項交易和決定的重要資料,一旦以資料庫方式累積,就有機會讓AI透過大數據資料分析,把看似複雜的資料形成一個簡單的解釋模型,「當我們都去休息時,AI系統自己在學習與自我訓練」,孫一仕說,這些結果用來預測未知資料,業者手上的利器就更多了。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北區區長黃裕峰表示,AI對企業帶來的轉變,今年將逐漸由外界內化至企業內部,RPA技術也將逐步代替白領階級,處理無效率、具規則性的作業,進而創造更多具價值的工作內容,促進高品質的整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