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弄假直到成真,回顧《創造安娜》的真實與騙局,如何反映現實中社群媒體的人設形象?

「就算沒有很好的生活,也要有一個看起來很好的Instagram帳號,」朋友和我隔著桌子,談起他的社群媒體原則,他不但有創作專長,有專業的接案生涯,還有來自廠商的業配邀約,Instagram追蹤者超過5萬人,在我們談話當下,不知已經有多少人瀏覽他的Instagram限時動態。朋友在20世代後半就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過想要的生活,有無虞的收入和喜愛自己的粉絲,我羨慕兼具才華與外表的他,相信他是許多年輕人想成為的斜槓工作者。

但我也猜想,站在他的角度,在社群媒體上維持「符合人設」的形象,一方面能鼓勵自己持續進步,可是偶爾也會覺得累吧?想給自己增加新的標籤、打造更被羨慕的人物設定,得有完整的生涯策略,如何才能不被既定形象限制住,活得更像自己呢?會不會擔心有天一個舉動破壞人設,慘遭網友炎上、退追蹤?就算Instagram照片呈現出一個(看起來)很好的生活樣貌,但那能代表真實人生嗎?

據說現今數位世代的焦慮來源,是害怕自己沒被看見,因為想抓住機會被更多人看見而極度資訊焦慮,怕錯過別人知道的東西,也怕自己不在場時,同儕已經歷了哪些很有意義的事情,自己卻不被包含在內。

社群媒體讓每個人能成為具有聲量的意見領袖,影響力令人稱羨,但討好粉絲與面對匿名的黑特留言,同樣消耗精神與意志力。透過網路社群與人聯繫很容易,但要建立真正有交流的人際關係,似乎比以前更困難。

在「你只活一次」的YOLO(You Only Live Once)和「恐懼錯失」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之間,選項太多,而且每個看來都不錯,不甘心為了一個選項而放棄其他選擇,怕一旦選錯,社群上的朋友已經快速成功,而自己只能停在失敗的角落,嫉妒別人的地位。

「弄假直到成真」的背後代價

近來熱門的2部影集《創造安娜》(Inventing Anna)與《Tinder大騙徒》(The Tinder Swindler)都來自真實事件,同樣是用社群媒體營造出令人欣羨的形象,再運用這個高大上的形象去詐騙他人,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反之亦然。這2個故事情節中,無論詐騙者還是受騙者,似乎都能讓我們從中看到那個努力想往上爬的自己,彷彿是映照現今數位時代成功焦慮的兩面鏡子。

《創造安娜》 圖/Netflix
《創造安娜》 圖/Netflix

《創造安娜》的主角是來自俄羅斯、年僅25歲的安娜.德爾維(Anna Delvey),她的本名為安娜.索羅金(Anna Sorokin),為了隱藏俄羅斯血統而自創姓氏,謊稱自己是歐洲巨富家族繼承者,隻身來到紐約,想在地價最貴的街區打造一間極盡奢華、結合藝術展覽、頂級美食與社交活動的私人會員制休閒俱樂部。

安娜運用Instagram打造出奢華生活的形象,她打卡的地點是一般市民根本訂不到位的餐廳,和她合照的是著名時尚設計師、慈善家、創業家與成功企業家。她利用人都想攀權附貴的心態打進社交圈、結交名流,之後更進一步利用名流人脈替自己背書,企圖從金融界獲得數千億美元融資,以完成自己的夢想。

安娜最吸引人的地方正如劇中所說:「看到最後,你會有點希望她成功」。雖然身為詐騙犯,但驅動安娜的,是底層小人物來到都市,憑一己之力創業、致富、達成階級翻轉的欲望,而她只差一步就能實現美夢──如果她不是勞動階層之女,而是真如她所宣稱的,擁有繼承而來的6,000億歐元信託基金做為擔保,那麼所有為她背書的名流與金融機構,完全會願意繼續支持她、給予融資,讓她實現創業夢。畢竟她周遭的人打的算盤都一樣:在安娜的成功過程中,我也要分一杯夠大的羹。

「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是矽谷科技創業圈的名言,或者說,是每個渴望向上追求致富、成功、階級翻轉的心靈咒語。你必須假裝自己成功,直到你真的成功,因為在成為大人物之前,沒人在乎你是誰;在達成目標之前,沒人知道你能否跨越障礙,所以首先得把自己當成大人物看待,不要輕視自己。「弄假直到成真」和「就算沒有好生活,也要有個好Instagram」異曲同工,咒語的正面效果,是產生激勵自己向上的動力;若酸化成為反效果,也許就淪為詐騙的動機。

泡沫破滅?謊言構築的真與假

《創造安娜》也諷刺了矽谷科技創業的造神現象。安娜的男友表面上是App創業家,多次受邀到TED與各種創業募資活動演講,用感動人心的簡報力包裝商業故事,卻在改變世界的期望下對投資人謊報研發進度,募集而來的金錢先用在個人奢華生活,而不是投入公司運作。而他結交安娜,多半也是為了相互利用,在群眾募資首先獲得來自安娜身邊的名流支持,廣大鄉民自然會因為「連這等大咖都有投資,八成不會錯」的想法而跟著進場,期待新創公司上市直衝天際。

而當泡沫吹得太大,卻沒有相應的科技與商業基礎支持,結局就會像《惡血》(Bad Blood)事件的伊莉莎白.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一樣,「下一個賈伯斯」和「矽谷最大騙局」只有一線之隔,這個故事還可以看《新創大騙局》(The Dropout)來補充。

透過名流背書、媒體造神,對吃瓜群眾販賣獲利十倍、百倍甚至「To the moon」的貪婪欲望,集資後卻是創業家、項目方先賺一票,再割一波韭菜,讓投資人血本無歸。這種「從你錢包裡掏錢給別人致富」的故事,在新興的加密貨幣和NFT領域已經不稀奇了。投入血汗錢的吃瓜群眾,與其說關心投資標的的基本面,更願意相信這個標的價格會狂飆,或者只要能用更高價的錢轉賣給下一個人,自己就能越過致富與成功的關口,晉升到更高的社會階級,被更多人羨慕。

「弄假直到成真」,即使不確定這個夢是假還是真,但我們都寧願相信它是真的,因為自己也投資(或者說,投機)了一份,如果美夢最後成真,我們也因此大幅獲利。所以,到最後我們都有點同情安娜,是因為從她身上看見了渴望成功、努力向上爬的自己──不說別人,我自己的內心深處,難道沒有對文章開頭的網紅朋友,多少帶著一點羨慕嫉妒恨嗎?

而《Tinder大騙徒》的主角西蒙.列維耶夫(Simon Leviev)本名西蒙.哈育特(Shimon Hayut),改名猶太姓氏謊稱自己是鑽石大亨富二代,在社群媒體營造出跑車、私人飛機、頂級酒店的優渥生活,透過交友App吸引渴望感情的對象上鉤。第一次和他碰面時,他會在五星級飯店餐廳買單一場奢華餐點,而且餐廳侍者、飯店服務人員都認識這位VIP,讓你第一印象就相信他確實是個風光亮麗的生意人。

《Tinder大騙徒》 圖/Netflix
《Tinder大騙徒》 圖/Netflix

就算你懷疑他的身分,也能搜尋到高端奢華的公司網站,創辦人身分的確如他所述,他在社群媒體上往來各國知名景點的照片,也不像是偽造的。Tinder大騙徒還會每天傳送噓寒問暖的訊息,給你戀愛體驗,甚至臨時搭私人飛機飛到你身邊,或用私人飛機載你到國外和他約會,更有前女友本人當求證的第三方資訊來源,使你完全折服於他營造出的形象,相信自己好運降臨。

雖然你的朋友會懷疑:這麼好的事情怎麼會掉到普通的你的頭上?但他們沒有被邀請到大家都認識你、視你為貴賓的五星飯店;沒有被邀請坐上私人飛機、進出關禮遇;也沒有看過那些幾可亂真的商業文件、沒有經歷過奢華無比的證據。然而,就在你對騙子深信不疑的時刻,意外會突如其來,奢華富豪臨時需要向你借點小錢,因為真的只是幾萬元,當你基於助人的善良心態轉帳給他,不久後又從騙子那裡獲得超出想像的償還金額,驚喜、幸運,或許還帶著一點貪婪與見獵心喜,至此你完全掉進陷阱。

大騙徒開始一次又一次借貸金錢的要求,金額愈來愈大,當你擔心他是否準時償還?他會提供轉帳還款的作假單據,說明只是因為銀行作業流程還沒收到(這點和《創造安娜》的詐騙法一模一樣),並且利用人身安全的威脅,讓你害怕而不敢報警。直到金額愈滾愈大,超出你生活所能負荷的限度,當你戳破這個騙局才發現,他的所有奢華生活,靠的都是向「和你一樣的別人」借來的錢,才能支付。大騙徒讓你享受了一個夢,一個金錢富有、關係親密、地位崇高、能在社群媒體上呈現自己美好形象的夢。

我們對財富的貪念、對成功的執念,以及受人注目、被人重視的心理需求,還有建立人際關係的渴望,每一項都被運用到詐騙手法。我在想,如果今天受騙的是自己,我有把握不受欲望驅使,能全身而退嗎?我不確定。

親密感的滿足、人情的溫暖、無虞的生活、高人一等的優越體驗……科技的進步動力,大概是讓更多人有機會達成理想生活的目標。然而,在成功焦慮的心理層面、在人際展演的手機畫面,我總是會時刻想起《創造安娜》每一集開頭所宣告的:「本劇全屬真實,除了那些虛構的部分之外。」──我的心裡、我的Instagram帳號,與我的真實生活,到底哪些是真實,哪些是虛構?哪些欲望足以成為動力,哪些貪心會不小心成為陷阱?究竟是我在社群展演中受人欺騙,還是甘心自己騙自己?

責任編輯:傅珮晴、蘇柔瑋

更多報導
【張鐵志專欄】在夢想與謊言之間:好萊塢的新創大失敗
時常感到焦慮、抑鬱嗎?研究建議:停用FB、IG一週能改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