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自由貿易——"美國已經失去影響力"

德國之聲: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國希望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將中國排除在外。特朗普任職美國總統後不久就退出了這項協議。現在出現了一個更大規模的自貿協議RCEP,其中包括中國,但沒有美國。美國是否已經失去了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

Rolf Langhammer:是這樣的。並且這是美國自己一手釀成的。特朗普真是太不應該退出協議了,談判已經完成了。TPP是一個很好的,涵蓋廣泛的協議,其中包含了不少新領域,比如制定了數字貿易規則。而這當然也是符合美國利益的,因為協議內容也有美國的手筆。現在他們兩手空空。盡管中國那份協議內容上乏陳可新,但基本上是建立在貿易自由化的基礎上的,它是一個涵蓋了大部分亞太國家的協議。而中國則定下了協議的基調。

德國之聲:中國通過協議獲得了多少權力?

Rolf Langhammer:中國擁有的經濟和政治實力不會因為協議變得更多。但這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中國不僅可以像上世紀90年代末亞洲危機後那樣,與個別亞洲國家簽訂雙邊協議,還能夠與包括韓國和日本在內的整體地區簽訂協議。將日本納入其中尤為重要,因為美國退出TPP後,是日本積極游說其余的11個國家,最終達成了協議。兩個自貿協定,日本都在其中,日本將繼續積極活躍在泛太平洋經濟區,但也難以逃避來自中國以及東盟國家的壓力,因為它們是日本重要的貿易伙伴。

德國之聲:許多工業國家也擔心害怕中國,因為中國可能會迅速地從客戶的角色發展成為競爭對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工業國家參與這個自貿區的動機是什麼?難道他們就不怕中國會超過他們嗎?

Rolf Langhammer:其一,這些國家可能別無選擇,其二,協議當然也符合他們的利益。因為如果他們不參與其中,他們自己在中國的投資待遇可能會更加糟糕。中國希望吸引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進入中國,但也希望通過這些投資來控制國內市場的生產。尤其是日本和韓國,為了不落後於人,除了簽署協議,沒有其他的選項。
德國之聲: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對歐盟意味著什麼?

Rolf Langhammer:歐盟將協議與人權,可持續性、保護民間社會或促進中小型企業等等政治目標掛鉤的做法是束縛自己的手腳。在與南美洲國家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達成協議上,歐盟試圖實現這一目標。但在東南亞這卻並不容易,因為在這個地區,人權並不是受到關注的焦點。舉個例子,歐盟至今無法與東盟國家達成自貿協議,因為不願與泰國軍政府進行談判,緬甸羅興亞人堪憂的人權狀況也不符合歐盟在人權方面必須遵守的標准。

歐洲目前有兩個重要的自貿協定,分別和日本、韓國簽署的協定,還有就是嘗試與中國簽署雙邊投資保護協議。談判已持續了7年,本應在德國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時候結束談判,但事實並非如此。現在歐盟必須要做出抉擇。要麼放棄其嚴格的政治對話准則,要麼在締結協議方面落後於亞洲國家。

德國之聲:這一協議對下屆美國總統拜登的經濟政策走向意味著什麼?

Rolf Langhammer:作為總統,拜登首先將專注於國內政治。我不認為短期內他會有什麼動力去改變特朗普的做法。歐盟很可能會敦促重啟停滯不前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TIP)談判,這很可能受到拜登方面的歡迎。不過短期內他不會加入跨太平洋協議(TPP),他會等待一段時間。而與中國達成協議—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外貿專家Rolf Langhammer是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ndreas Becker (采訪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