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蘋果 谷歌、臉書轉型高下立判

數位匯流終端看來還是比內容及應用服務端強勢及較有底氣。英國《金融時報》發現,在蘋果改變其隱私設定後,Snapchat、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損失了約近百億美元的廣告收入,不幸的是,這隱私權影響廣告的效應,現在才剛要開始而已,匯流終端的iPhone的確是厲害。

最近有個舉措很有意思,過去原是廣告業務競爭者的雙方,Google竟然開始在臉書頁面上做廣告來販賣自家廣告。原來,為了聯合對抗共同敵人Apple,兩者也可如此合作,天下真的沒有永遠的敵人。從更高層面來看,雖然過去雙方都以廣告獲利,但轉型套路卻天差地別,一個越走越虛幻,一個卻越走越實體。

Facebook更名為Meta Platforms,元宇宙的入口是AR/VR。至少到目前為止,Facebook首款眼鏡Ray-Ban Stories還不算真正具備擴增實境功能;另一入口VR,據研究機構IDC統計,不像每年需求量2億台的筆電、14億支的手機市場,在過去3年,VR裝置全球出貨量僅在500萬台上下,儘管到了今年上半年,VR累計出貨量達到317萬台,全年更被IDC看好有望突破800萬台,但這樣的量,仍不到筆電或手機市場的4%。如此這般,祖克柏如何帶領他的居民進入元宇宙?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祖克柏是個創造議題及轉移負面新聞焦點的高手,經過這樣一番攪動,宏達電股票連翻漲停,輝達市值排名晉升全球第7,而Meta公司的產品甚至還沒真正貢獻多大產值哩!

另一個轉身卻越走越實體的是GoogIe。我之前有專文質疑Google自研晶片、自做手機及平板,不啻走回頭路,因為如iPhone等匯流終端已經遇到創新瓶頸,iPhone13販售成績並不好,給蘋果造成不少壓力,企圖轉往內容及新分流。蘋果的新走法之一,是將Apple Podcast改成訂閱制,另一個則是史無前例地跨平台在Sony PS5遊戲機上提供Apple Music服務。Google難道沒有查覺硬體市場的困境,怎回頭自己下場賣手機?

上周,Alphabet公布2021年第3季財務業績,收入達到創新高的651億美元,收入同比增長41%,利潤同比增長近69%。Google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提到,本季度強勁增長的一個貢獻來自實體店。很多朋友認為Google自做手機只是為了測試自有軟體表現,為了提供更佳的服務,我的看法不同,賣硬體是未來的營收大方向。

數位經濟發展遇到了瓶頸,方向不明,全球科技巨擘開始從販售硬體往提供數位內容應用服務及新分流走,而新分流經濟是「新硬體加軟體加內容應用及服務」的三合一,缺一不可。只是,全球至今數位分流的成功案例真的不多,年出貨量500萬台的VR、Amazon停止無人機送貨,更別說之前Google Glass的失敗!

表面上,Google好像走回頭路賣硬體,更精確的說法其實是它將智慧手機重新定義為新分流的方向,也就是手機不再是通用的載具,而是要搭配特別應用情境及功能,因此需要Google自研晶片,而且其應用不支援其他Android品牌手機,也就是跳下來自己玩分流生態系。或許以後我們的Android手機會分兩種,一種是其他世界品牌的,一種是Google自推的,彼此未必能互相支援。

從兩大巨擘的華麗轉身來看,我覺得Google更棋高一著,畢竟手機做為分流載體,還是比AR/VR載具更親民吧!

(作者為科技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