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村變身 深圳躍國際大城

1980年8月26日,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宣告第一批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誕生。今年恰逢大陸遭遇中美貿戰、新冠疫情、長江洪患、東北大旱等一連串史無前例的重大挑戰,北京中央有意藉慶祝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的機會,對內展現中央政策的成功,對外宣示改革開放的決心不變。

隨著8月26日的到來,大陸媒體宣傳深圳特區的熱度開始上升。綜合媒體的報導,不外乎突出深圳這40年,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已從「南國小漁村變成國際大都市」,而且「深圳速度」、「深圳模式」不但過去是,未來更是大陸改革開放的標竿、方向。

老闆密度 全陸第一

像深圳每10人就有1個老闆,就呼應著北京中央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經濟戰略。深圳市2019年常住人口1343.88萬人,全市每千人擁有企業159家,也就是說深圳每10個人就有1個老闆,創業密度穩居全大陸第一。

當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大陸出現「國進民退」的趨勢(被外界認為是反改革潮流),但深圳民企數量占比已超過96%,國企全面退出競爭性領域。在深圳的民營企業數量占比已超過96%,稅收貢獻超6成;而且在民企的良性競爭下,深圳國企在利潤水準和服務現代化水準上名列大陸前列;資料顯示,1979至2019年,深圳國有經濟年均成長28.7%,總資產增長2.46萬倍。

大陸官媒刻意用深圳模式證明,民企的發展可以促進國企的發展,兩者可以共創雙贏。

回顧深圳特區過去40年的發展經驗,它的成功不是來自政府資金的支持,而是來自政府政策的「不管」。正因為政府減少政策干預,深圳才能透過民間力量創新,在幾個關鍵時刻化危機為轉機,以「質變」(創新)帶動「量變」(GDP的成長)。

中央沒錢 政策不管

根據中共的官方說法,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如何在經濟領域貫徹落實對外開放政策,需要一個合適的試驗田。中共中央放眼世界經濟特區的發展,特別是從出口加工區的成功經驗中獲得啟發,認為中國可以開闢一個試驗田,與世界市場對接,吸引外資、技術,發展外向產業,學習境外管理經驗,由此逐漸推進全國的改革開放。

決策過程中,中共內部有意識型態的阻礙,後來還是元老鄧小平拍板,他說:「名字就叫特區,中央沒有錢,可以給政策,讓廣東殺出一條血路來。」

「沒有錢,給政策」,這就是深圳模式的開端。之後連優惠政策都沒了,面臨「特區不特」的深圳,經濟總量還是在2016年超過廣州,成為大陸經濟實力第三強的城市,2018年又超過香港。現在的深圳被稱作「中國矽谷」,華為、騰訊、比亞迪、萬科、中興通訊、中國平安保險等大陸產業龍頭都在此奠基。

深圳之所以能取代上海,成為大陸的創新之都,就是因為它的治理層最早從「數大就是美」的傳統思維中醒來,把創新當成經濟發展的火車頭;2017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4.13%,接近全球領先水準,平均每天就有51件發明專利。

然而,過度依賴外貿的深圳,去年以來就受到貿戰和疫情的雙重夾殺,受傷比其他沿海城市更重。2018年深圳出口額1.63兆(人民幣,下同),連續26年居大陸各城市之冠,而且美國又是深圳第二大出口地,因此貿戰一開打,深圳受創也是各城之冠。

外向經濟 暗藏隱憂

其次,過高的房價也拖累了深圳的創新步伐。2019年2月21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畫綱要》發布後,3月分,深圳每平方公尺新房售價是47697元,比第二名的廣州高出18000多元。長期以來,深圳房價就與北京、上海齊貴,重創製造業設廠意願,就算政府投入再多研發經費,也抵銷不了房價的漲幅。

第三,深圳從設特區開始,就把創立深圳大學列為頭等大事,連鄧小平都親自過問深圳大學建校事宜,但幾年下來,即使政府投入再多的教育經費,深圳大學都算不上是頂尖大學。沒有好的大學,哪有人才創新研發?

持平而論,深圳模式仍是一個外向經濟模式,對於致力發展「內循環」的大陸經濟來說,它的成功,同時也暗藏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