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2005 XR132長尾巴 學者觀測具彗星結構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累積發現超過800多顆小行星、1顆彗星,今年4月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天文與重力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鄭宇棋利用天文台一米望遠鏡,觀察到小行星2005 XR132拖曳著黯淡的塵埃顆粒,形成扇形彗尾結構,後續將申請更大口徑望遠鏡持續觀測變化。(李明朝報導)

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科學所教授葉永烜院士表示,鄭宇棋研究員在天文所攻讀博士時,就對小行星觀測非常有興趣,過去曾經找到1顆正在釋放塵埃顆粒的小行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長尾巴,這次再度觀測到小行星2005 XR132尾部長出塵埃尾巴,形成類似於彗星彗尾的結構。

葉永烜院士表示,鄭宇棋博士很優秀,在經過軌道演化的模擬計算後,發現這顆小行星的軌道並不穩定,這是自2005年小行星被發現以來,首次觀測到類似彗星的活動徵兆。對於小行星而言,表面通常鮮少有水冰等揮發性物質,如果有塵埃尾巴,意味某些機制讓表面塵埃被揚起,通常也就代表水份的存在,所以在未來數年,彗星研究學者將持續觀察這顆彗星的變化。

針對小行星有塵埃尾巴,鄭宇棋博士後研究員表示,這次的發現非常難得,藉由小行星與地球太陽三者的相對位置,可以推測出塵埃噴發現象開始於今年初,在尋求更多大型望遠鏡觀測時間的同時,也將從公開的天文數據庫,利用過去的觀測資料尋找蛛絲馬跡,試著拼湊這顆小行星的塵埃活動歷史。(圖:鄭宇棋提供,紅色指標為2005 XR132小行星,拖曳著黯淡塵埃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