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居家活動安排4大原則

新營醫院提供幼兒居家活動安排四大原則,以動靜態兼具及依孩子活動量需求調整,讓家長照顧孩子順心不氣悶。(記者李嘉祥攝)
新營醫院提供幼兒居家活動安排四大原則,以動靜態兼具及依孩子活動量需求調整,讓家長照顧孩子順心不氣悶。(記者李嘉祥攝)

▲新營醫院提供幼兒居家活動安排四大原則,以動靜態兼具及依孩子活動量需求調整,讓家長照顧孩子順心不氣悶。(記者李嘉祥攝)

疫情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幼兒園停課後緊接著又是長達二個月的暑假,精力旺盛的孩子為家長甜蜜的負擔。沒有線上教學的學齡前孩童生活型態改變後,最常見的就是作息混亂,睡前儀式失效,讓家長壓力大增。衛福部新營醫院復健科黃俊誠職能治療師提供四大原則,讓孩童能豐富學習,家長防疫在家照顧孩子也能順心不氣悶。

黃俊誠職能治療師表示,孩子晚上不睡覺常見幾個原因包括作息不規律、白天活動量不夠及睡前過於亢奮,這關係到家長安排活動的時機和選擇,若能把握「規律性」原則,安排孩子有興趣的活動,並依其活動量需求與精神狀態彈性調整動靜態活動,便能在防疫期間增進親子關係又能豐富學習。

黃俊誠職能治療師也提供家長居家育兒建議,首要是活動安排需把握規律性原則,防疫在家作息不一定要與幼兒園一模一樣,但日常活動需維持一定的規律性,讓孩子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並依孩子的活動量需求與精神狀態彈性調整動靜態活動,較大的孩子可參與討論安排時間,培養自律性,白天情緒相對穩定,能讓父母晚上好好休息。

黃俊誠職能治療師建議每日活動應動態靜態穿插,以孩子有興趣及發洩精力為主,增進能力次之,活動量較大的孩子早上、黃昏以動態活動發洩多餘精力,最有精神的時段安排拼圖或桌遊等需思考的遊戲或學習新知識,生活中指派幫忙曬衣服、倒垃圾等常態性任務,培養責任感和自信心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因疫情關係較難帶孩子至戶外,黃俊誠建議在家可安排不需太大空間可執行的遊戲活動,讓孩子有發洩精力的管道,睡前二小時改為唱歌、聽故事、繪圖等靜態且不太需要思考的活動,避免孩子過度亢奮,也可增加睡覺氣氛;如孩子對活動興致缺缺或不配合,可能是覺得遊戲單調而抗拒,或是家長限制太多導致樂趣降低,可嘗試與孩子討論遊戲方式,調整活動難易度及適度放手,增加遊戲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