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0元?! 美國小費文化 是歐洲舶來品

小費是美國生活的必須,但許多華人新移民常困惑在這樣強調獨立自主與個人主義的國度,為何會有小費?小費文化從何而來?

小費最早出現是源自歐陸中世紀貴族給僕人些許硬幣表達善意,到了16世紀,英國宅邸的客人都被寄望在離開時,給宅邸的僕人一點錢,補償他們完成的額外工作。

小費「tip」 確保迅速服務

小費在牛津詞典的解釋為「賞錢」(gratuity),民間也有一種說法,指小費的英文「tip」是「To Insure Promptness」的第一個字母縮寫,即「確保迅速(服務)」,最普遍的解釋源於17世紀在倫敦的一家咖啡店,店裡有個銅製的容器,外壁寫著「To Insure Promptness」,為服務生收集額外的薪水;食客就座前可往容器裡放錢,以確保服務的迅速和適當,小費由此得名。

餐飲業的小費,攸關服務人員生計。(記者張晨/攝影)

1840年之前,美國人並不給小費,但南北戰爭(Civil War)後,從歐洲旅行回來的美國新晉富人為體現自己出過國、有教養,也開始「打賞」,以「炫耀」(show-off)或佐證自己高人一等的教育程度及社會階層;小費文化由此傳入美國,「紐約時報」曾在一篇文章中形容當時的情形,「給小費的行為傳播迅速地就像雜草和昆蟲」。

➤➤➤小費看國情 美國以錢買服務 中國實用才有價

到了1900年代,美國人已視小費為常態,對小費的態度也呈兩極化,有人認為這是應摒棄的歐洲社會糟粕,在南部州還曾出現「美國反小費協會」(Anti-Tipping Society of America)等反對組織,並推動反小費的聲浪到其他新建的美國各州乃至歐洲,這也是為何今天不少歐洲餐館不收小費的原因。

小費工哀嘆 30年低薪沒調漲

但這股反小費浪潮在美國卻反向發展。餐飲業機遇聯合中心(ROC)聯合創始人哈亞拉曼(Saru Jayaroman)說,奴隸制結束後,大量重獲自由的「奴隸」湧向餐飲和鐵路這兩大行業,其中在在火車站工作的搬運工,因為大家工作地點較為接近,於是順利合作組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非裔工會,為自己爭取到薪水;而分散在各處的餐飲業員工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只能靠小費做為主要的薪水。

➤➤➤小費怎麼付?1張圖看各行業潛規則

後來羅斯福政府實行最低工資法,小費工的最低時薪更被設為0元,因為餐飲業者及商會賣力遊說,宣稱小費工能單憑小費收入就能達到基本工資。如今小費更成為美國餐飲業的重要經濟組成,影響全美66萬家餐廳的服務生和酒保生計。

這也是為何美國近30年前通過新的法律,將餐飲業小費工的最低時薪定為2.13元,但這也只是當時常規最低時薪的一半;即使後來聯邦提高一般行業的最低時薪,但小費工的最低時薪也在餐飲業主協會等組織的不斷施壓之下 ,至今仍凍結在2.13元,相當於周薪85.2元,因此小費工的主要收入全靠小費。

延伸閱讀:

理髮師40年來最珍貴小費:李安兒子把我寫進作文
投稿募集 請與我們分享您的小費故事

➤➤➤點我看更多

您會怎麼做?歡迎投票表達意見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來美就遇車禍 華女等不到耶誕
小費怎麼付?1張圖看各行業潛規則
小費看國情 美國以錢買服務 中國實用才有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