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豐》走進佳冬的人文歷史

張健豐》走進佳冬的人文歷史
張健豐》走進佳冬的人文歷史

【愛傳媒張健豐專欄】屏東佳冬最早因協助官軍平定民變,而列為屏東六堆重要的村莊之一。蕭家因在此經商有成,成為佳冬的大家族。乙未戰爭時,蕭家因壯烈犧牲而使佳冬結束了長達近三個甲子的民兵史,徒留「蕭屋」等歷史遺跡讓後人追憶。

屏東縣佳冬鄉是屏東線鐵路經過的一個小鄉鎮,曾因2009年莫拉克颱風引起水災而聲名大噪,但較少人知道的是,佳冬是1895年日軍從枋寮登陸後,遭到最激烈抵抗之地。2020年清明連假,筆者首度造訪了佳冬。

屏東線鐵路雖已電氣化,台鐵高級列車普悠瑪也行駛到枋寮,但此處仍只有區間車停靠,於是筆者選擇在高雄搭車前往。南下途中,東邊的群山悄悄靠近,過去這是南北縱貫鐵路結束的象徵,1990年代初南迴線通車後,反而成為另一段旅程的開始。火車接近佳冬時,鐵路兩旁遍布魚塭,養殖魚場激起陣陣水花和椰林的搖曳,體現出南國風情。

來到這清靜偏僻的小鎮,除感到到客家鄉親的人情味,一路上可見到不少舊式建築。筆者在當地有名的「蕭屋」開始認識佳冬的前世與今生。

佳冬在近代的開發

佳冬原稱六根,因四周多植茄苳樹,故名茄苳腳,屬粵籍客家莊。清康熙60年(1721),閩南籍朱一貴的民變,屏東的粵籍人士紛紛組織民兵,糾集附近13大庄、64小庄計13,000餘人,分前、後、左、右、中、先鋒、巡查等七營,協助官軍展開討伐。亂平後,獲得嘉許並御賜「褒忠」。為進一步發揮團結精神,客家人乃就客庄各依其性質分為:前、後、左、右、中、前鋒等六堆,以便平時各從其務,遇事編隊成軍。茄冬庄正是這六堆中,最接近海邊的左堆十三庄之一。

佳冬因屬六堆當中唯一靠海的地域,在地理上的防禦形勢顯得特殊與重要,是很典型的防禦性聚落。這裡有類似台北艋舺、彰化鹿港的境界柵門(或稱門樓、隘門),共建了東、西、南、北四座,目前僅存西、北兩座。今日從兩栅門邊都曾留有數方古碑來看,其建造年代似乎不晚於嘉慶年間(1796-1820)。

由於佳冬位居台南通往枋寮、恆春的要道,交通便利並且緊鄰海港,成為六堆中較富有的聚落,便有能力興建包括蕭屋、羅屋、林屋,和一些祠堂等較大規模傳統建築。蕭屋的開拓始祖蕭達梅祖籍廣東梅縣,自第19世紀渡海來台,最初落腳於台南,最後定居於六根莊,也就是今天的佳冬。

蕭家以釀酒為業,逐漸累積財富,並購置大批田產,曾於清道光30年(1850年)捐了80銀圓重修六根莊的門樓;其孫蕭光明(1841-1911)更以「蕭協興」為商號名稱,在台南、東港、佳冬一帶經營貿易,從事碾米及染布生意;並在朝廷的「開山撫番」政策下,以米穀、鹿皮與山產為出口大宗,以酒和布匹為主要進口商品,逐漸成為佳冬地區的一大家族,並出資捐建褒忠亭及敬聖亭(或稱敬字亭),今尚有刻「蕭協興、蕭光明」之名的相關碑記,遺留在東、北柵門遺址上。

蕭家因經商致富,於道光14年(1834)購買陳氏人家的土地興建蕭家大宅,建材均來自大陸,並從原鄉聘請師傅負責興建,形式模彷廣東梅縣的老宅,以了卻思鄉之苦。首建第一堂(落)至第四堂,並隨著家族的人口數持續成長,逐漸在宅第的兩側或者前後,加上橫屋(廂房)。外圍植刺竹,並圍上壕溝,作為防禦。隨著蕭家的家業興旺,日據時期增建第五堂,成為板橋林本源之後,台灣少見的五落大厝。

蕭家在乙未戰爭英勇抗日

1895年10月9日,當台南兵力空虛時,台灣抗日領袖劉永福飭義子劉成良速調六堆粵庄義民一千名,「不分晝夜,來郡守城」;此外,也徵調六堆各庄粵籍義勇駐防打狗(高雄)港區沿岸、左營等地。

10月11日凌晨,日軍由師團長乃木希典中將率領的第二師團,到達枋寮外海。發現有當地民眾群集,但不久便逃跑一空。日軍陸戰隊約40名在番仔崙庄登陸後,陸軍也開始登陸,首先切斷台南、恆春間的電線。因茄苳腳位於東港及枋寮間的中樞位置,而且地當通往番地(台東)的十字路口,在戰略上十分重要,日軍便直接前進,占領茄苳腳至塭仔新打港(新打港、塭子的合稱,今佳冬燄溫村)一帶,掩護各部隊登陸。

茄苳腳庄民平素以武勇自居,當時已任左堆總理的蕭光明頗得人心。蕭於早晨得知日軍登陸,飛檄請求友庄來援,四柵門緊閉,嚴加防備。當時,全庄人口約有1,400餘名,婦女、兒童也拿起武器,列身於行伍之間,但其火器只不過抬槍15挺、步槍120、130挺。蕭屋因位居佳冬的市中心區,為當地聚落的防禦要角。加上為一五堂大屋,建構一完整封閉的圍龍屋,在蕭屋裡通道側有具防衛功能的槍射孔,於是成為日軍攻擊的目標之一。

由於東港方面兵勇支援,加以佳冬本地抗日軍熟悉地形、攻防得宜,造成日軍在佳冬一役死傷慘重。日軍有丸山少尉等14名戰死,負傷57名;六堆鄉團義軍傷亡80餘人,蕭光明則犧牲了兩個兒子,後返回廣東梅縣原籍避難,1899年才又返回佳冬。

1925年,日本殖民當局將在戰役中十幾名陣亡日軍士官兵遺骸,合葬於南柵門外的佳冬國小邊,並在其上立「忠魂碑」。在光復後更名為「光復紀念碑」,成為佳冬六根村的交通地標,並題辭「澤亙期頤」。

從日據到光復後的發展

1930年,日本殖民當局在今日佳冬的屏南工業區原址興建陸軍機場;1936年,在附近興建祭拜日軍征台統帥北白川宮親王等神祉的佳冬神社。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因畏懼美軍重蹈日軍的腳步在枋寮登陸,便將通車不久的林邊至枋寮段鐵路拆除,台灣光復後才重新鋪設。

1968年,原為屏東米鄉之一的佳冬,因生產米的成本提高,紛紛轉而從事養殖業,佳冬沿海一帶的塭豐、燄溫村民皆將農田開墾成魚塭,成為百年來地貌的最大改變。如今機場僅存留一座防空塔;神社的鳥居和基座等殘跡至今仍保存,2012年以「佳冬鄉神社」之名,公告為屏東縣歷史建築。而當年日軍登陸的番仔崙庄,則建成乃木將軍登陸紀念公園。

雖然經過乙未戰爭洗禮的蕭屋步月樓仍在,但留下的彈孔在十餘年前整修時被補平,至為可惜。為了讓後人莫忘那場犧牲無數庄民的生死決鬥,筆者建議,可比照桃園平鎮的抗日古戰場,在此建立抗日新碑,並表揚蕭家的抗日功績。

作者為歷史研究工作者

●《觀察》雜誌授權刊登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