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抗拒」到「推薦」 在台心理諮商的經驗分享(下)

熱心、愛心、耐心,與一顆真誠的助人之心,是心理師的基本條件。 (示意圖:Alex Green/pexels)
熱心、愛心、耐心,與一顆真誠的助人之心,是心理師的基本條件。 (示意圖:Alex Green/pexels)


繼上篇提到的那位心理師,她的心理諮商做法可以供大家參考,她的做法是比較偏個人中心學派的:她沒有直接給予意見給我,也沒有直接判斷我適合做什麼,她是透過問話來令我自己更加了解我自己的狀況,然後最後其實是我是自己說出了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在結束前,她再幫我強調一次我說的方法,然後我們雙方約定會往這個方向去努力看看。這種方法其實一聽就覺得是很舒服的,沒有那種上對下的「大人給小孩指令」的感覺。所以我覺得手足們應該會蠻喜歡的。

走錯路,就換條路走;心理師不合,就換心理師。不要放棄

我遇到的第二位心理師是剛剛入職的新手。她有跟我坦白說她認為自己經驗不夠,針對我的狀況,她可能沒辦法給到最好的治療我,所以她把她老師的卡片給我,說她老師是我的症狀方面的專家,若我可以的話也可以去試試看。但因為地點不方便和經濟負擔的關係我就沒有去。我那時候其實還不知道原來心理師轉介是很平常的事,之後繼續接觸不同的諮商服務和修心理輔導的課後才知道轉介是很正常的。

轉介不是說那位心理師不想幫你,而是她認為有更好的人選可以更有效地幫你。而我們自己也可以申請轉介。心理師其實跟精神科藥物一樣,都是有適合和不適合的,這個藥物你吃了沒什麼作用/副作用太大,就換;這位心理師溝通的風格和帶出的感覺你覺得不適合,就換。我聽聞過不少手足在嘗試過第一次的心理諮商服務後就因為覺得心理師與自己不太合就拒絕了整個諮商服務,我覺得好可惜。心理狀態復原這件事是一段漫長的路,不要因為一次的撞板就放棄,我們還有美好的未來,就如我們抗爭一樣,也不會一次就放棄啊!所以為了我們更幸福的未來,我們要鼓起勇氣,多嘗試看看不同方法去幫助自己,多試試看不同的心理師,總會遇到適合自己的。

心理狀態復原這件事是一段漫長的路,不要因為一次的撞板就放棄。(示意圖:Nik Shuliahin @Unsplash)

而上面這位這位心理師也有用一點家庭治療的方式來跟我進行治療。她有多次約我的室友去面談(因為在台灣我沒有家人,最親的人就是室友),我也認為她有從我室友口中更認識了我,更知道要如何幫助我了。

若有緣分的話,我也想謝謝她的照顧。我感覺到她是很有心幫助我,雖然自己經驗不足,年資少,但她會努力找方法來幫我。我感受到的是一顆很純真很真誠的助人之心。雖然後來聽說她在聽其他個案的情況時候哭,好像不太專業,但這也證明了她的同理心真的很強。

就算我多次請假 她也沒有放棄我

第三位心理師就是我面談過最多的一位。其實在很後期的時候我才知道我們學校的心輔中心的規定是:學生如果缺席多次的話心理師可以單方面結束諮商關係。我得知後就馬上想到了我的心理師,因為我請假過很多次。因為身體健康的原因也好,心理健康上的原因也好,反正我在那兩個學期請過不少病假。但是她沒有給我壓力,她一直都期待著下一次的面談,每次請假都溫柔地回覆我說沒有關係,令我不會因為自己的缺席而感到內疚和感到更有壓力,從而導致我更抗拒去諮商。我覺得她的做法很好,但同時我也為自己浪費了心輔中心的資源感到很內疚,因為很多同學是排隊排了一年都無法面談一次,但我很幸運可以馬上就接受諮商,而且沒因為多次請假而結束諮商,我到現在心裡面還是有塊疙瘩,總是想著那些排不到諮商的同學那種很無奈的語氣。

大家都會有各自的取向

這位心理師貌似不太會用上一位心理師的方法來幫助我治療。我的室友曾表明想跟我一起去面談,看看要怎麼幫助我。但是這位心理師認為沒有這個需要,她認為如果我室友有問題的話可以透過我的嘴巴來問,不必親自到來。而且心理師認為,她要了解我的話直接在我身上了解我就好,為什麼要透過室友來了解我?她問:「還是有什麼你的東西,是一定要經過你室友才可以被我了解到呢?」我回答說應該沒有。她也有說是不是我室友對我沒有信心,覺得一定要她來到現場她才可以拿到她想要的東西,我回答說我也沒這種感覺。然後她告訴我她為了這件事煩惱和思考了很久,因為她想不透我室友的動機、心思。我其實蠻驚訝的,她居然會為了這麼一件事(在我眼中的小事)想這麼久。當然她有告訴在學校的規矩裡面就是不可以邀請室友過來的,因為諮商服務只限一位,所以規矩上就不可以。後來這件事就不了了之,我沒有在她們倆面前再提起過,因為我有感受到她們雙方對大家的敵意;我室友認為透過個案身邊的熟人來了解個案是很普遍的事(心理諮商的確會有偏好這樣做的心理師);而這位心理師認為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可以看到,就算是同一個個案,不同心理師也會用不一樣的方式去做處理。所以手足們真的不用擔心—每位心理師都是獨特的,他們都會用不同的方式去與我們一起進步,所以多試幾個真的沒關係喔!

而這位心理師有用頗多的自我揭露來幫助治療,我覺得她自我揭露的動機是想與我建立信任的關係,令我對這個環境有更多的熟悉感,減少抗拒感。我剛來我學校的時候,其實對台灣還有蠻大的抗拒感。那時候心理師其實分享了不少她的事情、台灣的事情、我有興趣而又連接到台灣生活的事情。她這樣做其實還蠻有效的,我對這個地方的抗拒感其實有因為這樣而慢慢減少,也慢慢開始接受。可能她認為我如果要長期生活在這裡,接受這裡的環境、人事,是很必要的事情吧,所以才花不少時間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在分享一些我的不愉快的經歷之後,她也有自我揭露自己以前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效果是,我感受到有人和我的經歷相似,而且連想法也相似,我不再覺得自己是異類,我不再覺得是奇怪的,我不再覺得自己的想法是不應該存在的,原來我的反應和想法是很正常的。

回到家,與自己的溝通才是最重要的

透過心理師的自我揭露,我們之間的信任關係也增強了不少,當然,也非常有助於我的治療。我蠻佩服這位心理師的,因為她總會在適當的時機說適當的話,在適當的時候自我揭露,在適當的時候問問題等。她總會把節奏掌握得很好,我從未有一次是想提早結束關係的,每次都是很自然地就完成了當天的治療,都不知道時間是過的這麼快。而且,每次結束後都意猶未盡,在結束諮商後我都會在腦海中整理剛剛我們談到的事,也會整理我的思緒,從學校到回家已經要一個半小時通勤,我回到家還會再去想,所以面談後應該總共會想個幾個小時,我會想她拋出來的問題、我會跟自己對話、找事情的脈絡、找情緒產生的脈絡、有時候更會成功解開一些死結,很有滿足感。所以我認為治療過後,自己跟自己去溝通和自己把不同死結解開的部分才是最重要的。

比較直白一點說就是:我要去想今天我為什麼會對某人不耐煩,我的講話態度很差。那我去「找脈絡」就是可能會找出:「那個人對我的態度有問題」,

「他令我感到被羞辱/不被信任/我是出氣筒...之類的」,

「我透過表現出不耐煩的態度去向他展示出我的感覺」,

「可是其實我是可以用平淡的態度去跟他講的,我也可以慢慢與他分享我的感受,為何我沒有?」

「原來以前我也試過慢慢跟他說我不喜歡他這樣講話,但他沒聽,所以現在我身體才會馬上就反應出更極端的表達方式」

「或許我的身體會認為這樣表達,能更有效地讓他知道我的感覺」.......等等等等。

簡而言之就是不顧自己面子地追問自己對於某些事情的真正想法與感受,當然自己也要誠實地回答自己,不然我們根本無法幫助自己去進步。大家可以嘗試看看,筆者自己的經驗跟做法供大家參考—對於我來說真的幫助到非常非常多,很多過去的結,都慢慢找到脈絡的源頭,結就慢慢解開了;而在遇到新的問題與挑戰的時候,靠著平時的訓練,我會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會越來越成熟,同時也會保留著自己的風格。(平常像辯論隊一樣,找到縫隙就挖,就問,而每條問題都要有理地回答,真的會在平常生活中就不知不覺打過不少boss了)

小結

在台灣接受過三位心理師的諮商服務,每一位筆者都想親身去道謝。為什麼呢?大概是因為我都感受到她們的真誠,感受到她們並非打工心態,感受到她們沒有計較地、全心全意地去幫我。這些諮商的經歷,令我感受到心理師這個職業的專業和偉大。真的,沒有熱心、愛心、耐心,沒有一顆真誠的助人之心,是沒辦法做到心理師的。筆者希望筆者以後也能做到一個這麼偉大的人,無論我是否心理師,但我也希望自己的人格裡面有這些特質,並好好運用這些特質和心態去幫助別人。

作者》迷走於34E之間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劉水:收教所日記——別拋棄絕望(五十)
從「抗拒」到「推薦」 在台心理諮商的經驗分享(上)
不叫「中國新年」就辱華?小心越「辱」越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