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智庫讚「台灣教育DNA」(下):台灣絕對有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的潛能

文:楊逸帆

採訪、資料整理:閉恩濡

基於前篇KAS基金會的認可與分析,一種異於既有典範的「教育國際化策略」在筆者腦中逐漸浮現。

美國與英國挾全球頂大密集的優勢,圍繞頂大招牌,建立了一整套國際教育產業鏈。除了到頂大留學本身就是重要的「貿易」行為,作為語言能力判定依據的TOEFL、IELTS等測驗,作為入學依據的SAT、ACT、GRE、GMAT、A level等測驗,作為申請大學拔尖參考的AP課程與評量等等,及其周邊顧問、課程、教科書等服務與產品,都為兩國帶來龐大產值。

基於美英頂大入學機會的稀缺性與高度競爭性,不只遍布世界各地、領美國或英國文憑的境外初等與中等學校或認證學程,往往被視為前往美英大學留學的跳板,兩國在世界各地成立的頂大分校,也成了留學本校以外許多家庭趨之若鶩的選擇。十餘年來,隨MOOCs等線上課程平台的發達,各種純線上學位或學分課程也成為頂大重要的獲利來源。

相比頂大密集的美英,新加坡、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選擇了一種區域高教樞紐或集散地的戰略定位。

新加坡率先於1998年建立了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聯盟,並陸續引入與杜克、耶魯等名校聯名的獨招學程,成為亞洲最早的主要留學樞紐。馬來西亞繼九零年代開始導入數所澳大利亞大學分校後,2008年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打造了「依斯干達教育城(Iskandar EduCity)」,讓來自全亞洲的學生可以以更低廉的成本取得英國紐卡索(Newcastle)、雷丁(Reading)、南安普敦(Southampton)大學等名校學分或學位,方便後續進入各名校深造。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分別於2003年與2006年設立了自由貿易特區「杜拜知識園區(Dubai Knolwedge Park)」與「杜拜國際學術城(Dubai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ty)」,不只吸引英國密德薩司(Middlesex)、曼徹斯特(Manchester)、伯明罕(Birmingham)、澳大利亞沃隆崗(Wollongong)等大學設立分校,更以近三萬國際學生與近三十所大學集聚的基礎,力求發展創業創新。

與多數國家不同,芬蘭的國際亮點不在高教而在初等與中等教育。2000年代因PISA國際評比竄紅後,芬蘭政府在2010年便正式發表白皮書,宣布將以教育做為國家品牌,並致力於成為領先全球的「教育型經濟體(education-based economy)」。隨後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Finnish National Agency for Education)成立了以「教育輸出」為宗旨的Education Finland計畫,聯合全芬蘭的教育學者專家與教科書、教具、電腦軟硬體甚至家具、遊具等所有相關教育的代表性企業組成「國家隊」,致力於向全球輸出客製化的「教育總體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

除了向主動尋求導入芬蘭式教育的地方政府、機構或學校提供客製化服務,來自海外的教育參訪也成了國家教育委員會的收益項目。

台灣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的潛能

台灣或許不如美英,聚集著全球頂大;不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杜拜資本雄厚,可以把頂大直接請來進駐;也不如芬蘭,有PISA背書的「國教奇蹟」;但台灣有良好的基礎建設、由下而上的草根創新動能、令國際稱羨的制度法規開放性,以及敏捷的跨界合作文化。

比起上述國家,台灣的強項不見得是提供一套套「現成的」教育商品,但我們異於國際的條件,讓我們最有機會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或「研發之島」。以下謹就此方向拋磚引玉,提出幾種可能作法:

加強支持教育工作者實驗與創新能量,開創「國際教學創新交流平台」與社群:

由於學生學習需求不斷有機變化,非標準化商品服務所能滿足,現場教師需要因應學生與情境脈絡不斷研發、創新教案或教學方法。

透過支持教育工作者的現場研發與實驗,開創國際教學創新交流平台,相對於普遍可見於全球的傳統教育商展,將有望吸引全球具有教學創新動能的教育工作者形成國際教學創新社群;這將為台灣教育現場注入源源不絕的國際創新資源,也讓台灣成為全球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自我增能或共學管道之一。

設立「國際教育創新學程」,吸引國際學子在台灣參與現場教育創新實驗:

台灣除了108課綱明確提供了「校本課程」這個在主流體制內創新實驗的「留白」,實驗教育三法提供了完全無框架的教育「自定義」機會,「台灣吧」「美感教科書」「課後共學」等不以取代學校為目的的教育創新實驗也在台灣蓬勃發展。

透過設立「國際教育創新學程」,媒合台灣各種教育創新實驗場域,有望吸引並提供國際學子參與現場教育創新實驗的難得經驗(國際現行教育學程的核心大多仍是「教學實踐」而非以「創新實驗」),並為台灣教育現場注入國際活水。

設立「國際教育創新實驗園區」,成為華語市場教育新創孵化重鎮:

設立國際教育創新實驗園區,聚集台灣個人/團體/機構實驗教育與教育NPO、教育新創、教育研究單位,並成立國際教育創新實驗孵化器,媒合海外教育新創與國內教育實驗創新之意見交流與合作,以台灣第一手教育實驗創新經驗與know-how催生教育創新服務,也提供海外教育新創面向華語市場的最佳測試場域。

設立「國際實驗教育證明」與獎學金,吸引海外自主留學:

回應國際青少年gap year與自主學習需求,以及許多國家不承認在家自學或體制外學習等限制,可比照個人實驗教育申請與證明辦法,開放全球青少年申請來台進行一年以上個人實驗教育(並提供適量獎學金機會),讓全球青少年有機會於期間獲得由台灣政府頒發的正式自主學習認證、學習歷程不間斷,進而提升「台灣實驗教育證明」作為「教育通貨」在全球教育界的使用與流通。

與此同時,此一措施也有望培養知台、友台國際人才,透過教育向國際傳遞台灣對民主、多元價值的貫徹。

允許境外個人、團體、機構申請台灣「實驗教育辦法」,向國際頒發「台灣實驗教育文憑」,累積全球自學、體制外學習資料庫:

回應許多國家不承認在家自學或體制外學習等限制,參考美、英、加拿大等國設立境外學校、頒發境外文憑辦法,或參考愛沙尼亞海外「數位公民」申請辦法,允許境外個人、團體、機構申請台灣「實驗教育辦法」,使其依計畫完成學習後有機會獲頒「台灣實驗教育證明」,除了提升「台灣實驗教育證明」的「教育通貨價值」,也讓台灣成為全球「自主學習人才主要輸出國」。

此外,透過申請台灣實驗教育辦法之資料,台灣也有望累積全球最大在家自學與體制外學習資料庫,提升台灣做為全球教育研究場域的不可取代性。

集結上述措施所累積資源與資料,設立「國際教育創新實驗研究中心」,舉辦「全球教育創新實驗博覽會」,向國際輸出教育創新實驗前瞻研究與實踐成果:

上述促進教育創新實驗之措施將帶來大量研究機會與資源,若透過設立國際級研究中心、舉辦全球博覽會,將有望促進台灣向國際輸出教育創新實驗之前瞻研究與實踐成果,讓台灣成為吸引全球教育創新實驗研究者與實踐者來台進行訪問與研究的重鎮。

要成為國際舞台,必須消除這片土地上的歧視

不過,要讓台灣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除了上述措施,還有個更根本的門檻必須突破。

經過2021年KASpaces計畫,KAS基金會因應東南亞各國需求,於2022年聚焦舉辦一系列台灣與東南亞各國專家與政府代表的教育政策研討工作坊,促進東南亞各國與台灣交換經驗。這反映了「台灣模式」的教育實驗創新對東南亞各國已具有吸引力,也意味著會有興趣來台投入教育實驗創新的第一批人很可能是來自東南亞各國的人才。

然而,在台灣社會整體依然不瞭解東南亞,對東南亞人抱持優越感與歧視,而且既有勞動環境對東南亞人非常不友善的情況下,台灣恐怕將自毀透過東南亞人才率先參與,逐漸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的機會。

即便如KAS基金會的線上工作坊、研討會能提供台灣向東南亞展現「正面形象」的交流機會,當東南亞人才受這種形象吸引,真正踏上台灣這片土地——一旦發現他們的同胞在這竟然普遍被貼上「瑪麗亞」「外勞」的標籤,「外籍新娘」持續被當商品「買賣」,勞動者被不人道地對待、缺乏法律保障,他們還能發自內心認為台灣教育真的做到「民主」「自由」「多元」「開放」「進步」等等價值嗎?還能安心、真誠地向台灣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洞見、創意,放手共同實驗、創新嗎?

台灣帶給東南亞人的負面觀感乍看不會直接抵銷上述「教育實驗之島」相關措施帶給他們的「好處」,但恐怕會影響他們將參與「台灣教育實驗之島」視為「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還是「目的本身」。這將動搖台灣究竟能不能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的根基。

若台灣走的是「純商品化」的教育國際化策略,滿足於「商品成交」與「獲得利潤」本身,不在乎與「消費者」關係的性質,對台灣「道貌岸然」的負面觀感或許就不是個關鍵問題。正如許多國家的菁英即便討厭、完全不認同美國政府或社會,這種討厭也無損於「購得哈佛/史丹佛文憑」帶給他們的「好處」——他們完全可以在課堂外只跟同溫層打交道,在「商品成交」後就與美國分道揚鑣,甚至用從美國取得的頂大文憑作為對付美國的跳板之一。

若台灣真要走一條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的路,我們提供國際人才的就不是「關係在交易完成後就能消滅」的「純粹商品」,而是讓人想要「參與共創共好」的「環境與文化」;我們提供國際教育人才的價值來自「由參與者共同營造」而非「由服務提供者單向供應」,且不可取代的「互動經驗/氛圍及其質地」。

換言之,如果國際人才來台後,只是抱著「各取所需」的「消費」心態,台灣作為「國際教育實驗之島」的條件就不成立了。

因此,台灣若不自滿於做全球供應鏈不可取代的要角,還要讓台灣社會真正成為不可取代的「國際舞台」,我們必須比其他國家更徹底地消除這片土地上的歧視,更加「知行合一」地貫徹我們主張的民主、自由、多元、開放與進步價值。

致謝:特別感謝台大d.school副院長張聖琳教授、保障教育選擇權聯盟召集人陳怡光、雜學校校長蘇仰志接受採訪,針對本議題提供寶貴指導與建議。

延伸閱讀
【2022金馬獎】專訪《神人之家》導演盧盈良:回家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而「拍攝」成為家庭關係的潤滑
英國經濟將陷入百年來最長衰退,美國、歐元區會是下一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