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外長宣布不去奧運 是否明智?

(德國之聲中文網) 波恩《總匯報》以"抗議的象征"為題,刊評指出,德國外長本來就不負責體育事務,因此參加大賽根本就不是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的職責;而負責體育事務的內政部長則以疫情為由決定不去北京,這一切都看起來像障眼法。"歐盟本應該效仿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宣布不向北京冬奧派遣任何官方代表。"

"中共當局也許只會對這樣的宣示聳聳肩,但是這依然是民主國家發出的重要抗爭訊號,對新疆、西藏、香港的鎮壓行動表示抗議。自由社會應當發出大量的此類訊號,絕對不能放棄希望:即便在專制國家如中國,變革之風也總有一天會拂過。"

"固然,有人會反對說,政治應當遠離奧運。但這只能是一廂情願。專制者利用體育的舞台為自己的政權涂脂抹粉,企圖讓人遺忘其惡行,在這種情況下,向其發出民主的反對聲音就是正確的舉動,政界人士宣布不參與就是其中之一。沒有人現在會要求運動員抵制北京冬奧,他們為這場賽事訓練多年,有資格全力以赴。"

《慕尼黑信使報》認為,盡管德國新任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不去北京冬奧的決定被許多人批評為"廉價的象征性動作",但是她也確實沒有更好的選擇。

"假如貝爾博克做出了另外一種象征性決定,那又會多麼地可恥?中國當局將香港民主派人士送入監獄,威脅要武力攻打台灣,把少數民族送進再教育營,還要挾貿易伙伴國。難道我們的政界就應該乖乖地向中國磕頭、盡情地充當幫凶為北京的惡行鼓掌?對於已經獲得終身執政權的習近平而言,這將會是終極證明:面對新興超級大國中國試圖改寫國際規則,西方人並沒有抵抗的勇氣。"

《斯圖加特新聞報》的評論指出,不論如何,德國高官已經很久沒有人能像貝爾博克那樣敢於對中國表明清晰的立場了。"貝爾博克的突擊行動並非沒有風險。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對於批評超級敏感的中國政府將會如何回應。北京是否會忽略德國外長,而繼續和奉行實用主義外交的總理肖爾茨(Olaf Scholz)打交道?還是會對外長的清晰表態做出堅硬回擊?"

"貝爾博克的此番言論,其風險將主要由德國企業以及德國勞動者承擔,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依賴於中國市場。所以,盡管外長對中國唱高調是正確的,但是依然應該適當注意音量。"

《紐倫堡新聞報》刊發短評指出,貝爾博克的此番決定對維吾爾人以及中國異議人士的處境沒有任何幫助。"要是真想促成什麼改變,只有一種途徑:不再讓中國這樣的國家承辦大型賽事。然而,腐敗的體育組織,正在讓中國、卡塔爾、俄羅斯接連承辦大賽。值得抵制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馬格德堡《人民之聲報》則對德國外長以及內政部長不去北京冬奧的決定提出了批評,認為這會導致前去參賽的德國運動員失去政治支持。"盡管有著相反的動機,但是體育卻經常被政治化,也許早在古希臘時期的奧運會就是如此。只有在極其少數的情況下,政治才能夠實現一些目標。大多數情況下,政治化的長期損失要大於所謂的收益。北京掌權者將會仔細記錄下誰參與了政治抵制行動。認為北京不會報復?這未免太天真了。到底誰對誰才更重要?這才是德中雙方最終都會進行的算計。然而,這場復雜的算計,其結果還遠未揭曉。"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