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偏見:女性收入高於另一半為何會賠掉家庭幸福

女性
女性

當艾琳(Erin)剛和她男朋友在一起時,他們都賺著最低工資。她是學生,兼職客戶服務,男朋友是廚師。2020年,她在當地政府得到了她所說的第一份「大女人」工作,事業迅速上升。27歲的艾琳現在掙的錢比她的伴侶多得多。

艾琳住在英國約克郡,她說:「當我接到電話,說得到了這份工作,我們馬上就談到薪水問題。我問他,我掙得錢多了,他會不會覺得難過。他說會,他喜歡為我做我負擔不起的事,讓他覺得在照顧我。但他並沒有因為我的高薪而感到男性自尊受損,他只是想讓我快樂。」

女性比伴侶掙得多並不罕見,但仍然是少數。在英國,2019年只有約26%的女性比伴侶掙得多,而在美國,這一比例約為30%——這並不令人驚訝,因為職業女性的收入平均比男性低16%。

這就是為什麼艾琳和許多像她一樣在異性戀關係中的女性,覺得有必要就伴侶對自己的較高收入能力進行對話,並使他們不受負面情緒影響——如果情況反過來,男方收入高於女方,那麼他們可能覺得沒有必要進行對話。

女性的賺錢能力大幅提高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一旦女性成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人們對此的態度就顯得落後。除了要忍受外人的眼光,賺錢比另一半多的女性仍然承擔著大多數傳統的「女性」勞動,比如家務勞動和照顧孩子,這讓她們長期超負荷工作,承受壓力,同時還要努力保護另一半不受負面情緒和別人看法的影響。

所有這些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研究表明,如果異性婚姻中女性是主要家庭經濟來源,則這個婚姻更有可能以離婚告終。但專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

養家女性同時還要承擔家務負擔

從歷史來看,男人幾乎總是比女性伴侶掙得多。女性往往被排除在勞動力之外,傾向於承擔大部分家務勞動,包括照顧孩子。

但有證據表明,自從女性大量進入職場以來,家庭責任的不平衡並沒有真正得到解決——即使女性比她們的伴侶掙得更多。

一些研究人員發現,在英國,45%的女性養家者仍然承擔大部分家務,而男性養家者只有12.5%,而且女性養家者在全職工作之外,還要花費相當於整個工作日的時間來照顧家庭。

此外,在澳大利亞和美國進行的研究表明,儘管女性收入增加後會減少家務勞動,但這只對了一半。研究人員發現,一旦女性的收入開始超過伴侶,夫妻雙方往往回歸到更傳統的性別角色,女性承擔了不成比例的家務勞動。

倫敦大學學院管理學院(UCL School of Management)副教授雷娜·布蘭茲(Raina Brands)重點研究性別刻板印象。她表示:「感覺自己違反了社會對女性或男性的期望,讓人非常不舒服。」

她說:「女性可能會覺得,為了彌補家庭經濟支柱性別角色的調換,她們必須加倍在家庭付出。」但是,夫妻雙方應該記住,不舒服的感覺可能會導致一些非常不理性的家庭決定,比如婦女選擇減少收入或完全離開有償工作(這剝奪了家庭的經濟安全),或承擔超過其公平份額的家務勞動(這導致不快樂)。

女性家務
專家們說,女性可能會在家裏做更多工作來彌補她們比伴侶掙得多的情況,但這會產生長遠影響(Credit: Getty)

忍受外人的眼光

專注於性別薪酬差距的倫敦金融科技公司Mirza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曹思苒(Siran Cao,音譯)認為,即使一對夫婦有著以公平方式分擔勞動的意願,來自外部的評價和看法也會成為障礙。這可能會讓高收入女性承擔額外的工作和責任。

「學校仍傾向於給媽媽打電話,即使爸爸被列為主要聯繫人,」曹說。「對男性來說,打破這些照顧孩子的性別規範至關重要,這樣他們才有機會撫養孩子。」

這並不是唯一一種對高收入女性產生負面影響的情況。24歲的羅文(Rowan) 現居英國伯明翰,是一名會計,收入超過了她的未婚夫。她說,她經常面臨別人對他們的評價。「有些人對我說,『這肯定很難』,還有人說『我不介意支持他』,真是令人欽佩」。她會盡量避免提起這個話題,而且她已經學會不要敵意或消極情緒擊垮自己。

這種判斷非常普遍,特別是對高收入母親。2013年一項研究顯示,16%的美國人認為,在母親是主要經濟來源的家庭中撫養孩子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59%的成年人仍然表示,當父母中的一方留在家中陪伴孩子時,孩子會過得更好。這些人中有45%的人說,如果留在家裏的人是母親,那就更好,只有2%的人贊成是父親。

毫無疑問,這些根深蒂固的觀點會影響夫妻談論自己賺錢能力的方式。甚至有研究表明,夫妻對女性養家糊口的社會觀念非常清楚,以至於當妻子的收入超過丈夫時,夫妻雙方往往會在各自的收入能力上撒謊,誇大丈夫的收入。有些夫婦甚至更進一步,女性主動選擇不做家庭經濟支柱;在一些夫妻中,如果女方的收入很有可能超過其伴侶(比如她有從事高收入行業的資格),那麼她從事有償工作的可能性仍然較小,而且當她從事有償工作時,收入往往低於潛力價值。

夫妻
研究顯示,當家庭主婦花更多時間養家糊口時,夫妻的不滿情緒會更高(Credit: Getty)

離婚的因素

對於大多數夫妻來說,關係總是受到考驗,是否有孩子也是考驗——這是艾琳和羅文尚未達到的里程碑。在收入平衡方面已經違背常規的夫婦必須做出重要決定,是否也會選擇非傳統的育兒平衡方式,即收入較低的父親承擔更多育兒責任。

數據表明,大多數人並不這麼認為——畢竟,儘管在英國和美國,約四分之一的女性是主要掙錢者,但只有大約十分之一的男性說,他們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如果掙錢能力與家務勞動直接相關,則明顯低於人們的預期。與性別不平等的許多方面一樣,一旦女性成為母親,似乎就會出現顯著差距。

一些有女性養家糊口的夫婦確實設法找到了公平和快樂,但數據顯示,對許多夫婦來說,情況並非如此。

社會在幾十年來一直努力增強女性的經濟能力,但一些研究表明,如果女性配偶的收入超過丈夫,異性戀夫婦更有可能離婚。判斷力和分擔家務勞動的困難也在關係的複雜動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研究表明,收入低於女性伴侶的男性更有可能出軌,研究人員認為這是恢復男性性別認同的一種方式。而在女性養家糊口者花更多時間做家務的夫妻中,婚姻不滿意的程度最高。

在一個女性努力克服性別偏見的世界裏,這可能會讓女性養家的前景顯得黯淡。但布蘭茲認為,重要的是,伴侶們不要被總體的統計數據纏住,而要專注於如何讓一段關係盡可能公平。

「主要的結論是,性別角色不是命運,」她說。「那些能夠克服非傳統安排帶來的不適,能夠就財務分擔問題公平分擔家務的夫婦也更有可能實現廣義上的公平,這意味著男女雙方都有經濟上的安全感,並且能夠獨立於伴侶之外。能夠追求有意義的事業,並且平衡事業和家庭生活。」

出於隱私考慮,本文中艾琳和羅文的姓氏被隱去。

歡迎到 BBC Worklife 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