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中國還是選手?是否抵制北京冬奧費思量

中國在新疆大舉侵犯人權、在香港打壓異己引發國際撻伐,是否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近來成為焦點。從美國國務院6日才剛表示考慮和盟友討論聯合抵制,隔天白宮就改口澄清來看,要讓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並不是簡單的事。

奧運史上最具爭議賽事之一

中國的人權記錄長期不佳,然而最近幾年侵犯人權的作為變本加厲,遭到國際嚴厲譴責,特別是中國強行在香港推出國家安全法、以及各項證據顯示,北京對待新疆維吾爾穆斯林的方式等同於種族滅絕。針對中國侵犯人權的作為,英國「經濟學人」雜誌(Economist)指出,各國除了相繼制裁中國官員之外,可能也將抵制2022北京冬奧,而這將是奧運史上最具爭議的賽事之一。

對於是否抵制明年2月登場的北京冬奧,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6日被問到美國是否考慮與盟友聯合抵制時說,「這肯定是我們希望討論的事」。但是隔天白宮隨即澄清,「我們沒有討論過、也沒有和盟友與夥伴討論任何的聯合抵制行動」。

這項發展顯示,抵制冬奧與否已成為一項政治議題。確實,美國共和黨眾議員卡特科(John Katko)就致函拜登(Joe Biden)總統,呼籲抵制北京冬奧,並獲得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以及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支持。加拿大保守黨黨魁歐圖爾(Erin O'Toole)則向國際奧會施壓,希望在北京以外的地區舉行這場冬奧。英國自民黨黨魁戴維(Ed Davey)也強調,全球必須採取一切行動來對北京說「不」。

連安理會都解決不了的事

但試圖把這個所有運動員嚮往的最高殿堂,當作錯綜複雜的外交與經濟角力、以及民主自由人權之爭的舞台,顯然具有很大的爭議。國際奧會就表示,他們沒有能力改變一個主權國家的法律和政治制度,解決不了聯合國安理會、七大工業國(G7)或20國集團(G20)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對於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體育選手來說,抵制更是下下策。國際奧會主席巴赫(Thomas Bach)就曾是犧牲品,曾拿下1976年奧運金牌的他,因為1980年對莫斯科奧運的抵制行動,失去再創個人生涯高峰的機會。

為抗議蘇聯入侵阿富汗,1980年的莫斯科奧運共有65支國家代表隊缺席,英、法等國則以拒絕參加開幕式進場、縮減代表隊規模等方式抗議,這也引發部份東歐國家以抵制1984年洛杉磯奧運作為回應。

回顧當年的歷史,巴赫認為,在奧運發起抗議只是一種「政治無能」,事實證明這種抵制只會懲罰到錯誤的對象,沒有政治上的影響力。

爽用2週全球宣傳平台

當然,也有另一派堅稱,如果讓北京冬奧登場、大肆宣傳盛況,等於為中共政權提供為期兩週的全球宣傳平台。他們以國際奧會禁止實施種族隔制度的南非參與1964年東京奧運,直至1992年才因南非廢除這項政策、而獲准參加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為例,說明政治介入體育的成果。

而在爭議聲中還有中間派提出另一種考量,就是規避兩敗俱傷的全面抵制,採取像是美國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在2021年提出的經濟與外交抵制建議,在不傷害選手的情況下,達到類似的象徵意義。例如,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就曾在2014年的素溪(Sochi)冬奧採取外交抵制,並未派遣官方代表團。此外,各國選手也能發乎自己良知來考慮是否、或如何抵制北京冬奧。

無論如何,四年一度的奧運是所有運動員的終身夢想,美國奧林匹克暨帕拉林匹克委員會(USOPC)主席里昂(Susanne Lyons)認為, 體育選手們不應被當作「政治抵押品」,而且政府可以有很多工具,來因應這些應該由官員、而非選手來處理的關切議題。

如今距離北京冬奧登場還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國際也尚未就是否抵制做出決定。究竟要如何向中國的人權記錄說「不」,這個問題將考驗當局者的智慧。

原始連結
臺灣之音APP-iOS
臺灣之音APP-Android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國大使遭土耳其召見 北京表態:無可指責
北京冬奧成為燙手山芋?美否認與盟友商議聯手抵制
抵制北京冬奧聲浪日增 美國將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