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正在快速發展的越南經濟

工商時報【刁曼蓬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3月6日搭早班飛機往胡志明市,這是一年半來三度造訪越南。 機上滿載乘客,旁邊是一位23歲德國科隆來的年輕女警,要到中越國家公園渡假;做過功課知道越南中部景色優美,保留許多自然景觀,而且消費低廉。她隔鄰是移居美國的越南人,以濃重腔調的英文興奮的介紹越南。一口流利華語越南空姐,殷勤的服務;機艙氣氛熱絡。下機時,經由相互招呼,聽出這個航班有不少是台灣來胡志明市參加當天開幕的家具展。 胡志明國際機場入關通道,擠滿人潮。年輕海關制服筆挺,與2007年過境須在護照夾小額美元相較,素質與待遇都已大幅提升。行李輸送台前看板顯示,有四個航班共用,可見機場設施與旅客成長的落差。40分鐘後才領到行李,快捷買了當地電話卡,走出機場。 搭上接機座車,隨即匯入擁擠緩慢的車流。機車鑽動、喇叭聲響、時速20~30公里的推擠下,進入平陽省3000公頃的「美福工業區」。區內道路寬廣、廠房規劃整齊,與區外雜亂,猶如兩個世界。頓時理解為何基礎設施落後的越南,可以吸引台、日、韓多國,累積3400億美元外人直接投資。 抵達佔地30公頃、有「越南家具王」稱謂的凱勝集團,廠明地淨,動線整齊,7000名員工有條不紊,極具氣魄。不論規模、設備,皆較2005年參訪東莞台商家具領頭羊台升集團勝出。看得出豐沛勞力、土地優勢,領導人的策略及執行力,是凱勝「亞洲家具第一」的推力。 隔天造訪胡志明市,動能驚人。車流、人潮鑽動,摩天大樓、國際都會風格的餐飲錯落有致。 台資銀行在越南有九家,還有四、五家辦事處,排隊等分行執照。因為來得早(1991年)、分支機構多(20多個)、市場穿透率高,國泰世華金控擁有50%股權的世越銀行獲利最好,每年都以12%速度成長。上個世紀90年代、來越南開設分行的台資銀行,隨台商成長,成績也很亮麗。尤其是這兩年越南匯率穩定,銀行獲利情況相對良好。 越南本地銀行獲利更好,只有本國業務的越南Vietcom bank,2018年獲利283億台幣,較我國百年銀行三商銀勝出(三商銀超過40%獲利,來自境外收益)。壞帳率則逐年下降(2016年2.46%、2017年1.99%、2018年1.89%)。 作為越南經濟中心的胡志明市,適足以反映越南動能。2011年以來,經濟年成長都是6~7%,2018年貿易順差72.1億美元,較2017年21億美元貿易順差成長3倍。由當年外匯不足、到目前外匯存底600億,皆要拜成長快速的外人直接投資之賜。 台商來越南最早,從1989年的100萬美元,到2017年已經高達315億美元。若含英屬維京群島207億美元,台灣對越南累積投資超過520億美元。一位在同奈台商企業服務18年的越南當地業務主管,就可以買地建屋,家中請女傭看護;由於公司福利好,還到柬浦寨、泰國、台灣等地旅遊。 一家台資銀行位於胡志明市中心區的辦公室,7年前每平方米10多美元,現在要150美元(越南土地國有、租用權50年)。中美貿易大戰,自中國轉來的廠家遽增,不但土地價格上漲,也出現缺工的現象。 從胡志明機場搭機到海防,更是萬頭鑽動。機場接駁巴士擠滿穿著體面的高資產、專業人士與手持傳統包袱的乘客。南北距離長達1,800公里的越南,全國高速公路還在逐段興建。「川金會」時,越南一口氣向美國訂200架飛機,就是要解決運輸瓶頸。 河內外港的海防,是越南第三大城,簇新的機場由高速公路連接市區。城市規模猶若台灣縣市級城市的海防,有著法殖民的遺風。市中心公園廣場、河畔綠徑,銜接港口碼頭入口。轉眼可見由越南最大財團Vin Group新建的摩天大樓、剛完工的仿法式住宅。堆滿進口蔬果食品的超級市場,與舊城街頭小攤強烈對比;從購買力看出越南貧富懸殊。 離城中心不遠的海防較體面的酒店,據說住滿韓國客人。LG在海防有家電產品綜合工業區;前年又大手筆的投資LED顯示器廠。韓商不住工廠員工宿舍,多住市中心酒店。帶家眷來的,則在市區租房。 40分鐘路程的海防VSIP越星工業園區,日本京都陶瓷等電子大廠皆已進駐。台灣相關的供應鏈,陸續到位。一位河內台資銀行主管說,美中貿易大戰的關係,一個月就有5、6家台灣電子業到北越看廠;一家投資額多在2,000萬美元以上。不但工業區地價上揚,因為電子廠有空調、月薪達千萬越盾(傳產約750萬越盾,台幣、越盾匯率約1:750),吸引大量如製鞋廠的勞工。 往北方海陽的路上,填海造陸的Vin fast(Vin Group投資)汽車製造基地,赫然眼前。這家越南政府執意發展的大汽車廠,與義大利引擎業者合作、買下BMW的製造設計。自製機車,已經在亮相。一家在海陽設廠的台資電纜公司,已經拿到汽車傳輸線的供應資格。 往河內方向等多個北方省分為韓、日大廠聚集區。三星最大,僅手機的產值就達越南GDP 23%。本田、山葉、TOYOTA也在這一帶,機車供應鏈群聚,僅摩托車坐墊廠就有台灣、泰國三家大廠。據說是越南大汽車廠選在海防的原因。 嚮導的台商回憶,海防第一家外資就是慶豐集團水泥廠。1998年來海防時,街上連一台機車都看不到。近年隨著台、日、韓外資的進入,海防已經變身。 眼前的越南,猶若2000年前縮小版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