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 蚍蜉撼大樹

蚍蜉撼大樹,說的是不自量力。蚍蜉,大螞蟻,如今對岸的確有隻「大螞蟻」正挑戰、撼動大陸金融界,帶來巨大衝擊力,指的就是「螞蟻金服」。馬雲創設的螞蟻金服原計畫5日在滬港上市,但突然喊卡,馬雲及螞蟻董座井賢棟都被「監管約談」,震撼各界。

這裡倒不是說馬雲自不量力,相反,馬雲在中國創造的電商奇蹟,無人出其右。今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從1日凌晨到11日,成交額達人民幣3723億,相當台幣1.6兆。開賣10分鐘,小米手機就賣了10億人民幣。馬雲創造的商業模式及帶動的消費力,北京也要感謝他對經濟的貢獻。

如果不出事,按螞蟻金服IPO規模,籌資近350億美元,躍居全球IPO第一名。滬港兩地認購潮更可怕,單是A股認購金額就達19.1兆人民幣,相當全球第6大經濟體英國去年的GDP總值。

但馬雲之所以成為馬雲,就在於他勇於創新,敢於挑戰,不按牌理出牌。外界常將螞蟻高管被約談歸諸上月24日外灘「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峰會」那場演講。

馬雲在演講中嗆辣地流彈四射。「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根本沒有系統」、「創新一定要付出代價,不能用昨天的辦法來管未來」、「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不僅打臉習近平「成功不必在我」,且打臉在座的王岐山,「我們要建設金融健康系統,不是擔憂金融系統風險。」不少人為馬雲捏把冷汗。

果不其然,外界揣測繼「被退休」後,馬雲將迎來痛擊。就在上市前夕,大陸央行、金銀監會、證監會等4大部門連手「監管約談」,高調宣布暫停上市。螞蟻除了一個個退錢,別無他法。

西媒如《華爾街日報》等都咬定得罪習近平,是逼使北京不得不「踩螞蟻」的主因。但問題顯然沒那麼簡單。

馬雲早在2003年創設「支付寶」開始玩金融,一路下來,從餘額寶、網銀、芝麻信用,到今天的「花唄」、「借唄」,活脫脫一部中國金融發展史。但就因為太超前,至今網銀、小額信貸、微支付等相關金融法規都尚未完整建立,不怕才怪。這究竟要怪馬雲走太快,還是政府慢郎中?

不過,讓金融高管及專家更擔心的是,螞蟻哪天可能大到管不了,出了事救不了。據統計,螞蟻從創立至今,用不到200億人民幣的本金,發放了超過2兆人民幣的貸款,槓桿率逾百倍,且放貸利率比銀行高4、5倍,一旦哪個環節出錯,都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甚至動搖國本。

面對全球兩次金融危機,大陸金融監管嚴峻可以理解。不過換個角度看,不正因為如此,才能避免金融風暴,這麼做不也更需要巨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