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40億美元,在科創寒冬裡,市場天平向東南亞投資方傾斜

2022年,宏觀經濟環境不景氣,但東南亞地區的創企們卻可以融到大量資金,新公司也能獲得投資者們的青睞。

2019年,農業科技公司Beleaf在印度尼西亞成立,以提供農業技術支援的模式營運。Beleaf基於巨量資料和物聯網技術,從控制、自動化和管理三個方面提供技術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種植生產效率。

2022年10月,Beleaf完成2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雅加達風險投資公司Alpha JWC Ventures領投。Alpha JWC Ventures是東南亞最活躍的風投公司之一。

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亞馬遜、Meta、東南亞網際網路巨頭Sea和GoTo開始大規模裁員。但Beleaf是幸運的,順利的籌集到了資金。由此可見,市場上仍然有著豐富的資本。

風投公司Alpha JWC Ventures的合夥人Eko Kurniadi表示,投資者們正在積極尋找高品質的初創企業進行投資。在過去的12個月裡,東南亞的投資者們已經籌集到了超40億美元的資金。

但近期成立的初創企業們正面臨著投資者們的壓力,因為投資者們擔心這些公司的前途而不投資。據某投資者表示,投資方只會給基本面十分紮實的創企投資。

正逃離安全投資模式的投資者們越來越關注早期初創企業。早期創企有著更好的風險資本回報率,因此看起來更值得投資。較早加入公司的投資者們,可以更好地塑造公司基礎業務概念,大大增加公司成功的機率。

但金融家們在押注早期創企時,仍然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尤其是在宏觀經濟環境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進行投資。像Lakhiani這樣的創始人,他們親身經歷了這些市場矛盾。市場上的資本很多,但投資風險也很大。

據Beleaf創始人Lakhiani透露,Beleaf的融資路十分坎坷。在籌款的前四個月裡,很多投資者對Lakhiani不理不睬。直到得到了風投公司Alpha JWC的支援,Beleaf的融資路才出現了轉折。

從風投公司Alpha JWC的角度看,向Beleaf注資是正確的選擇。Beleaf經濟效益高於東南亞地區的同類企業,同時,投資回報率和利潤率十分可觀。

但實際上,風投公司Alpha JWC的投資額度並沒有達到Lakhiani的預期。據Lakhiani透露,他最開始的融資目標是300萬美元。

科創寒冬顛覆了泡沫化的市場。曾有利於公司創始人的估值大戰,正逐步轉變為一個由投資者主導的市場。

1 天平翻轉

新加坡風投公司Insignia Ventures Partners的創始人陳映嵐表示,2021年,資本部署的速度類似於 "一首節奏歡快的流行歌曲"。而到了2022年,部署速度宛如 "一曲慢舞的民謠"。

據Cento Ventures的報告顯示,2021年的融資次數與融資總額是創紀錄的一年。整個東南亞地區共發生了968次科創融資,而2020年記錄在案的融資次數為700次。2021年,科創融資總額達到231.7億美元,在一年內飆升了近70%。

到2022年,據DealStreet Asia資料統計,前9個月東南亞地區創企共融資837次,融資總額為127億美元,其中種子輪融資佔據了很大比例。

2021年,市場資金非常充裕,許多初創企業的估值高於實際價值。

風險投資公司Monk's Hill Ventures的合夥人Susli Lie表示,投資者們如今非常重視公司的基本面,對公司進行估值的方式逐漸恢復正常,科創企業估值中膨脹的部分逐漸消失了。新入局的企業們正在接受市場估值的新規則。

市場的變化要求公司創始人對公司的籌款目標,必須做出一個更加理性的判斷。印度尼西亞口腔護理初創公司Klar Smile的CEO Ellen Pranata表示,“我們非常清楚的明白我們需要多少資金,明確公司的價值,不高估也不低估自己。”2022年8月,Klar Smile完成了450萬美元的的Pre-A輪融資,由AC Ventures和East Ventures聯合領投。

目前,這種觀念上的改變已經深入人心。創始人如果成功完成一輪融資,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很幸運。

印尼美妝初創公司Base的聯合創始人Yaumi Fauziah Sugiharta表示,公司與投資方順利完成最後一輪談判是一場奇蹟。2022年11月,Base獲得6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日本樂天創投領投。

2021年6月,Yaumi Fauziah Sugiharta剛開始籌款時,市場形勢一片大好。有投資方對Base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最後無疾而終。“我們雖然在科創寒冬來臨之前完成了融資,但現在的市場環境比6個月前更加艱難。”

投資人們也很贊同市場的權力平衡發生了變化。相比現在,6-8個月前,投資方與企業的談判要困難得多。因為公司創始人的期望值經常與投資者的預期失衡。有投資人表示,現在的市場正朝著有利於投資者的方向發展,交易逐漸發生在一個新的平衡點上。

2 盈利能力是投資評估的核心指標

印尼金融科技公司CrediBook的聯合創始人Gabriel Frans表示,他在過去的一年中,就已經注意到了投資者們關注點的轉變。2022年4月,CrediBook獲得810萬美元的A輪融資。這次融資經歷讓他發現,以商品GMV和活躍使用者作為投資判斷標準的投資者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更加重視企業基本面的價值指標。投資者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是,你可以給你的使用者創造什麼價值?

CrediBook致力於通過提供花銷、債務、收據等電子記賬服務及簡化使用者訂購流程等,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因此,對CrediBook而言,投資者關注平台上中小型企業股票的增長,比關注平台上註冊的企業數量更有意義。

如今,投資者們越來越重視具有強大基本面,並可以高效利用資本的企業。因此,以技術為支撐的企業受到了投資方們的歡迎,獲得更高的利潤率,並實現快速盈利。

新興的創企們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並相應的建立起生態系統。

印尼口腔護理創企Klar Smile決定利用現有的牙科診所,擴大生態網路。招募一些牙醫在網路系統中認證,這些牙醫通過KLAR平台接收到的病人,可以獲得平台佣金,從而實現高效、節約成本的擴張。

農業科技創企Beleaf決定採取輕資產模式擴大規模。Beleaf引入了一種農業服務模式,與收成不佳的農場合作,向他們提供種子和肥料等的指導方案,種植農場想要的作物。在收穫的時候,Beleaf則購買農場的農產品,並將它們賣給雜貨店。這樣,Beleaf不需要花大價錢收購農場,還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以此提高農場的產量。

農業生產本身存在很大的風險。大部分農業科技公司將重心放在農產品的分銷上,但Beleaf做到了在生產過程中親力親為。與此同時,Lakhiani的農業專業背景,也增強了投資者們的信心。

Lakhiani表示,Beleaf在完成融資之前就已經實現盈利了。Beleaf現在沒有盈利,是因為正在大規模的建設基礎設施。對已經破解了盈利密碼的創企們來說,後續的融資將變得更加容易。據Lakhiani預測,Beleaf將在2023年完成A輪融資。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 他們也會更青睞於具有成熟商業模式的創企。風投公司Alpha JWC的Kurniadi表示,為成熟的創始人和公司提供更多資金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們可以通過獲取的資金,使公司完成更多里程碑事件。

在這種觀念下,投資者們十分關注東南亞地區,並看好東南亞地區。

3 為本土發聲

可以確信的是,本土投資人今天對創始人的影響力依然存在,即使有大量的外國投資機構進入。這是因為很多創始人,尤其是早期創始人,還是偏愛本土投資機構。科技寒冬讓很多創始人相信,相比於拿到投資,蓬勃發展才是更重要的。

“我們不只是找融資,也是在找合作夥伴,”KLAR的CEO Pranata說道。對她來說,與一個對當地市場有深刻理解並擁有龐大本土網路的投資者合作很重要。在創業早期階段,相比一個外國投資機構,她更願意選擇本地合作夥伴。

KLAR通過投資機構的資源推出了先買後付服務,這些合作夥伴對這家公司來說非常有價值。

印尼護膚品牌Base也是這麼想的,它希望有一個在當地有很強影響力的合作夥伴,可以幫助它建立加盟網路。所以,Base跟美妝電商平台Sociolla達成了合作,這是Base股東East Venture投資的另外一家公司,現在,Base可以在Sociolla的平台上售賣其產品。

今天的融資寒冬為過往一些創業公司的過快擴張敲響了警鐘,投資人在任何情形下,都更加看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盈利能力,這要求早期創業者在招聘時一定要謹慎。

“投資人給到最多的建議就是花錢要明智,作為創始人,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裁員,但如果一定要做,那就儘早。”Monk's Hill Ventures合夥人Susli Lie說道。

早期階段的創始人意識到了裁員的痛苦,計畫避免全球同行的做法,在努力的過程中,他們正在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

“在批准招聘預算之前,我總是會問一個問題,我們是在解決結構性的問題還是在解決一個小問題,只有確信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這個崗位是長期需要的,並且有職業發展機會的時候,我才會同意。”KLAR的Pranata說道。

這促使很多早期創業者考慮從成本角度去平衡發展,“如果我的管理層要求招聘,我會儘量讓他們試著去努力一下看看沒有這個崗位會怎麼樣,只有這個崗位是絕對必要的時候,我才會同意。“Beleaf的Lakhiani說道。

Sugiharta總結的很好,“今天的創業公司需要像駱駝一樣,”她說,創始人需要在危機時刻愈戰愈勇,他們會在極端氣候下堅持不懈,長途跋涉,但很少停下來尋找食物或水。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象出海”(ID:zxchuhai),作者:唐詩,36氪經授權發佈。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