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IV藥能抑制新冠狀病毒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二月初,泰國醫療衛生機構的一則通報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該國醫生將一種由流感藥和HIV藥組成的混合制劑成功地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一名來自中國的女病人在接受治療48小時後,體內不再顯示有此病毒。

大夫們用流感藥奧司他韋(Oseltamivir)和本為治療HIV而研發的抗病毒藥洛匹那韋(Lopinavir)/利托那韋(Ritonavir)組成的復方制劑治療該病人。現在,這一組合藥物將繼續在實驗室測試。

此間,美國藥業公司AbbVie證實,中國衛生當局已大批量定購抗HIV藥克力芝(Kaletra)。

呂貝克教授堅持不懈見成效

用抑制HIV藥物應對冠狀病毒,這一想法並不新鮮。在2002/03年SARS疫情期間,醫生們就嘗試過使用含有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的抗癌藥克力芝治療病人。

最先想出這一招的是德國呂貝克大學希爾根費爾德(Rolf Hilgenfeld)教授團隊。至於這些藥物是如何抑制冠狀病毒的,這名生物化學家新近在《時代》在線雜志上有如下解釋:"為能繁殖,冠狀病毒--2019新型冠狀病毒亦然--起初形成很大的蛋白分子。此後,它們必須被特定酶分解為單一成分,病毒方能繁殖。這正是我們要阻止的,其手段就是抑制那些酶。"

希爾根費爾德教授指出,對冠狀病毒的研究在太長的時間裡遭忽視,"那時,冠狀病毒還被認為對人類無關緊要。人們想的是,它們最多也就能導致感冒。當時,甚至還有很多人勸告我,中止那些'不重要'的工作。而此後不久,SARS瘟疫爆發,我們成了碩果僅存的能夠闡明冠狀病毒蛋白三維結構的專業人士。以此為基礎,我們當時便研制出了一種能抑制冠狀病毒的材料" 。

埃博拉藥亦有用

來自呂貝克的建議取得了成果:無論是針對SARS病毒還是危險的MERS冠狀病毒,相關藥物均對細胞結構產生了影響。因此,該藥物也能用以應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不過,相關藥物目前仍處於試驗階段,尚未做過臨床試驗。

呂貝克生物化學家希爾根費爾德相信,除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外,為抗擊埃博拉而研制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也大有希望用來應對冠狀病毒。然而,該藥物在埃博拉瘟疫出現後僅以有限的形式並在剛果做過人體試驗,而且,未獲得清晰結果。不過,從2020年2月6日起,武漢開始在新冠狀病毒感染者身上作這一藥物的臨床試驗。

研制藥物可能需時數年

在研發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工作上,呂貝克的研究者們與中國科研人員密切合作。武漢病毒學研究所最有可能實現突破,該所目前正全力研究該病毒。

不過,盡管這樣,至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或疫苗研制出來,可能還需要數年。希爾根費爾德教授認為,在那之前,應使用已批准上市的抗HIV藥物洛匹那韋/利托那韋。

他是這麼說的:"疫苗的標靶是病毒表面上像刺一樣的所謂的棘突蛋白。與可用艾滋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對付的那些酶不一樣,不同的病毒類型有明顯不同的棘突蛋白。武漢病毒的棘突蛋白只有51%與Sars冠狀病毒完全一致,這使得難以制出一種能同時抑制多種冠狀病毒的疫苗。即使速度加快,至研制出專門對付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並用於臨床,得要數月時間。目前,我們抗擊該病毒的最佳手段是現有藥物。"

作者: Alexander Fre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