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和台灣的惡夢才開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掀起高潮,就她個人而言,求得了夢寐以求的happy ending,可是,中美關係遭受重創,兩強原本脆弱的戰略互信,由於無法管控分歧,未來勢必走上戰略互撞的險路。拜登總統和台灣的惡夢正要開始。

《西遊記》第16回有一段:「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著那袈裟,趁哄打劫,拽回雲步,徑轉山洞而去。」這是成語「趁哄打劫」的出處,意思是指趁人忙亂,大動手腳,從中取利。裴洛西是趁著中美惡鬥的亂局,看準兩國領導人都對她無可如何,狠狠作了一場政治秀,結果賺得缽滿盆滿。這算不算是「趁哄打劫」呢?

拜登最近確是方寸大亂。面對裴洛西的訪台之議,他陷入兩難,如果執意反對,怕被譏評為軟弱;如果慨然同意,強大的後座力不好收拾。但他內心應該是樂觀其成的,因為他目前聲望低迷,極可能在今年11月的期中選舉中慘敗。裴洛西看準了拜登的國內政治需求,來個驚天一擊,既迎合了美國高漲的反中民意,也拉抬了拜登和民主黨的聲勢,有助於扭轉劣勢。

《紐約時報》著名專欄作家佛里曼看穿裴洛西,痛責此行「無比魯莽、危險且不負責任」,認定「台灣不會因為這種純粹象徵意義的訪問而變得更加安全或者更加繁榮,還可能因此招致許多惡果」。這不就是趁哄打劫嗎? 從美國的戰略思維來看,裴洛西實在不該插這麼一腳。白宮國安會發言人被問到此行的軍事威脅時就說了:「沒必要搞到要打架、提升緊張。」因為「美國的一個中國的政策並沒有改變。」既然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眾議院議長訪台究竟要傳達什麼新的訊息?裴洛西此行並無建設性意義,更無戰略性價值,只是她本人得分而已,卻也提升美中台戰略三角關係的緊張,好像已經不打架不能回復均衡狀態。

這是事件的主角在趁哄打劫,另外有些小角色看到中美格鬥激烈,以為可以趁機從中謀取私利,所以設法接近主角們,利用政客的投機心理,大肆操弄,引導事態朝有利於己的方向發展,然後善加利用,獲取私利。目前定居台灣的大陸學運活躍人士吾爾開希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吾爾開希曾經是有理想的青年,後來藉著特殊身分謀求個人利益,導致聲名敗壞。他近數個月一直放話自己曾邀訪裴洛西,獲得正面回應。裴洛西早就訪台意願炙熱,何需他以「台灣的立法院人權委員會祕書長」身分邀訪?如果這類人對裴洛西訪台有促進之功,其後座力對台灣造成的負面效應,他們是否也要承擔其責呢?還是跟裴洛西一樣,趁哄打劫,劫到的歸於己,群體受損的責任全歸於他人?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