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循環經濟契機 致力永續發展

工商時報【本文作者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 聯合國於2015年底COP21大會通過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同年9月推出在2016年正式啟動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是全球永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我國在2015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訂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於2050年碳排放減量至2005年的50%;2017年政府並發布首部為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的「國家自願檢視報告」(Voluntary National Review)。 節能減碳在「能源流」的積極減緩行動需要轉型時程,且無法完全達成減量目標,「資源流」的減碳作為更顯重要,透過創新的科技、商業模式與生活型態,提升社會整體資源使用的效率性。以物質的循環、再生、再利用為基礎出發,落實低消耗、低排放及高效能,不僅讓日漸耗竭的資源得以循環使用,並能有效促進減碳目標之達成。臺灣自1988年起推動垃圾分類及回收,在工業減廢方面也有卓著成效,奠定了「資源流」處理的基礎;歷經30餘年的努力,不僅讓每日人均垃圾產生量與經濟成長絕對脫鉤,垃圾減量績效與資源回收率成果斐然。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係著眼地球資源有限所應運而生的經濟發展理念,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的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資源生產將達820億公噸,若消費方式不變,地球資源將消耗殆盡。在產品或服務的生命週期從原物料的開採、製造、組裝、運輸、使用、廢棄處理或回收過程,均蘊含資源循環的無限機會;透過回收與再利用、延長生命週期、分享與服務模式、可循環之產品設計及數位化平台等,以取代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物的「線性經濟」模式。 在線性經濟消費模式下,天然資源缺乏的我國,勢必面對資源不足成本攀升的處境,影響我國國際競爭力。原本的「五大創新產業」加進新農業和循環經濟,其真正的核心意涵為「可重複再生利用資源,達成資源永續利用」,也就是5R的概念:回收、減量、重複使用、重新設計及拒用無環保概念產品。循環經濟不只是一個產業、而是跨產業的,不但要從工業製程、觀念及生活形態上改變,更要從設計端改變,延長產品生命週期,更重要的是還要重新思考商業模式,用數位科技解決問題,讓資源循環再利用。 世界經濟論壇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有高達447餘萬噸電子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市場,基於過去台灣的經驗,建議政府可根據IPCC與UNFCCC之碳盤查方式,建立各部門別之碳排放資料,分析企業的循環經濟機會;強化對部門別減緩機會之理解,量化其潛力之大小,建立循環經濟策略,為循環經濟的發展創造友好和有利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