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質岩層 東縣自然史教育館規劃4場主題活動

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今年安排4場戶外探索活動,將走訪池上斷層、八仙洞等地,一探臺東地質特色。
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今年安排4場戶外探索活動,將走訪池上斷層、八仙洞等地,一探臺東地質特色。

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為使館藏礦石與在地產生連結,今年1到12月將規劃一系列課程,邀請姜國彰老師帶領學員認識館藏礦石,另特別安排4場戶外探索活動,將走訪池上斷層、八仙洞等地,一探臺東地質特色。

位於三仙臺旁的臺東縣自然史教育館,除了有豐富的貝殼標本,3樓的礦物展示室也展出300多種珍貴礦石,雖然種類多元,卻無法直接與在地及生活連結,為此,該館今年度特別規劃系列課程,以及4場主題活動,透過實地探訪瞭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礦石與岩層。

館員蘇筠瑜表示,4場主題活動首先於1月份辦理「八仙洞探索」,將前往八仙洞觀察火山岩產狀,了解火成岩侵蝕風化的結果,以及別具特色的海蝕洞如何形成,同時也觀察岩石上的貝殼與化石,瞭解史前人類生活的足跡及文化。

5月份的「海岸山脈地質初探」,將前往大坡池探訪池上斷層,由於池上斷層是世界上移動最快的活斷層之一,民眾可透過近距離觀察,一睹活斷層的走動軌跡;8月份的「月洞探索」,則帶領民眾前往石梯坪風景區探訪月洞奇觀;10月份的「海岸山脈地質再探」,將行經東部海岸觀察板塊碰撞作用。

蘇筠瑜表示,各項課程與活動訊息將陸續於臉書粉絲專頁公告,邀請民眾及學校教師踴躍參與,進一步認識東海岸地質、岩石,也能將所學到的知識納入教案及課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