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確」成為獵巫行為的標靶,「取消文化」是否也成為網路霸凌的一種?

文:Jen

「我們並非身為女性,我們成為女性。」——西蒙波娃

中世紀以來,女性的身體被壓抑著,毫無自主權,男性視角主導的美學,規範著女性的一舉一動。男性赤裸上半身的照片比比皆是。他們可以展露身材、可以露點、可以展現肌肉曲線,甚至引以為傲。我樂見這樣的事發生,人本應該大膽且有自信的展現自己,而這件事應該是不分性別的。

而二十一世紀,以科技進步、媒體發達、風氣開放為傲的今日,女性卻仍必須因為展露自己的身體而被視為禁忌。照片需要把點碼掉,展露身體曲線有被檢舉的風險,穿太露會被視為遇到危險的原因。

赤裸的身,端詳自己的模樣。充滿曬痕的肌膚、褪色的髮根、大小不一的雙眼、圓扁的指尖、摺痕堆疊的膝蓋、佈滿生長紋的大腿、些微外擴的胸型、和身上各式各樣的疤痕。

我不特別漂亮,身材普通,有大大小小的缺點和瑕疵,但這些都屬於我。

練習接納每一個部分的自己,包括生病的心、和手上的傷痕並不容易。我不知道接納自己的好與壞,和接納這個世界的好與壞是不是一樣的。我只知道這過程同樣漫長且煎熬,要對抗心魔、要面臨選擇、要和自己對話、要正視真實模樣,這些事都像仰望著一顆杉木,而我嘗試爬上頂端眺望這世界那樣困難⋯⋯。

而如今,我也淪為「取消文化」的被害者。

取消文化

近年來「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盛行,有人批評此現象引發人們恐懼心理,深怕一不小心遭到網友群起攻擊,同時縮小了言論自由與多元化的容忍度。

「取消文化」為社群抵制行為,目的為意圖用檢舉不符合自己認同的價值觀的人或內容,使其失去原有社群平台的公開支持,最終「被取消」。

《哈利波特》作家JK羅琳(J.K. Rowling)因表示她支持跨性別者、同志跟女性,但她認為跨性別人士無法體會生理女性的身體經驗,例如懷孕、月經等。於是,J.K. Rowling被女性主義者群起攻擊,而成為「取消文化」的受害者。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甚至在美國地鐵站展示廣告文宣,指控JK羅琳的反跨性別言論,試圖改變大眾的童年印象,引導大眾去想像一個沒有作者的經典系列小說。

近年大受歡迎的Netflix《紙牌屋》(House of Cards)劇集,也因美國好萊塢名演員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遭人爆料涉嫌性侵醜聞,名望瞬間跌落谷底,所有演出機會一夕之間消失,《紙牌屋》劇集也因此下架。然而,後來警方以罪證不足為由,撤銷對他的起訴,但身陷性侵醜聞「被取消」的凱文・史貝西至今卻仍未復出。

眾人所知的《神鬼奇航》系列(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傑克船長」強尼戴普,也因為陷入家暴爭議,瞬間失去原本的大部分片約。就連他最經典的「傑克船長」角色,也因為片商迪士尼(Disney)擔心影響形象,想盡辦法跟他切割。

「取消文化」跟抵制行為有差異嗎?

「取消文化」其實又稱為「抵制文化」。沒錯,就如同我們當年聲稱要抵制味全那樣,只是如今在網路世代,這個行爲的選擇門檻變得非常低。有人認為,這是弱勢者對抗強權的有力武器;但也有人認為,「取消文化」正在摧毀大家的言論自由。

民主社會最可貴的地方就是「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然而在「取消文化」盛行的網路世代, 言論自由似乎受到取消文化的影響而被限縮,人們不再可以在網路上暢所欲言。

「取消文化」最主要的爭議性就來自於,被取消的對象不是犯了法,或是因為口出惡言對他人造成實質的侮辱而遭取消,而是一群人因為另一個群體的價值觀或政治觀與自身不合,就利用集體的力量,迫使該對象從原有的平台或媒體上消失,徹底消失在眾人眼前。

這與言論自由的基本精神是有所牴觸的,《憲法》第十一條中明載:

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惟為兼顧對個人名譽、隱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法律尚非不得對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

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議題都不需要經過討論,只要哪個立場比較多人贊成與發聲,即是「主流」,那我們是否還有獨立思考的空間與能力?

「同溫層效應」(Echo chamber)是指在媒體上一些意見相近的聲音不斷重複,並以誇張或其他扭曲形式不斷重複或被轉發,令處於相對封閉環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些故事就是事實的全部。

當同溫層變得越來越厚,人們真心認為自己的觀點最了不起,開始出現反對對方立場的言論攻擊。這也是「取消文化」誕生的原因之一。

「政治正確」成為獵巫行為的標靶

以社群平台Instagram為例,在同樣的裸露尺度下,有些人的照片會因違反社群守則而被下架,有些人卻安然無恙,可見審查標準的不一致並非來自社群AI的設定,而是有心人因為不同的理由而按下檢舉鍵,迫使平台方必須用更嚴格的人工審查,去檢視是否有碰觸到使用守則的疑慮。

這個檢舉動機在我遭遇的情形中,則被歸類為「過度政治正確」或「濫用言論自由」。

事實上,「過度的」政治正確的確造就了「正義魔人」,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就曾說,它錯誤地賦予人們評斷他人的權力,讓人們忘記了就算不同立場與想法,甚至做錯一件事的人,並非十惡不赦。

我們活在社群媒體時代,媒體識讀能力的重要性更該被重視。媒體與文字即是武器,當正義魔人(SJW)認為某個公眾人物、或握有話語權的人,不符合主流價值觀就放大檢視,那這個文化是否也會成為網路霸凌的一種呢?

當你在虛擬世界,真的可以毫無忌諱地做自己嗎?

這陣子,身邊不斷有個人社群平台被消失的情況發生,尤其是女性獨自談論性與性別相關議題,都因Meta自動審查機制或惡意檢舉而已「涉及裸露、性、暴力」等原因遭到下架,甚至社群帳號遭到刪除。奇怪的是,在底下批評謾罵、引發仇恨言論的那些人卻相安無事。

當你在虛擬世界毫無忌諱的指責他人時,真實世界的你,又離這個「正確」有多遠呢?

延伸閱讀
美國商會:第一款國產咖啡豆「台農一號」,能否幫助台灣咖啡農克服農業與氣候挑戰?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七」心理關卡,不斷貶值的主要原因與最大風險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