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故鄉激發靈感 謝銘祐唱出新世代心聲!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1990年代,「新台語歌」運動興起,更多歌手以母語創作,希望打破、國語為尊的音樂市場。而30年來,台語歌手們、創作形態更多元,也更貼近家鄉土地。像是台語金曲歌王「謝銘祐」,以故鄉台南為創作題材,還帶著「麵包車樂團」,穿梭在偏鄉義演;而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高雄樂團、淺堤」,則是聚焦環境及土地開發等議題,唱出年輕世代的心聲,「傳承故鄉的聲音」系列報導,來看他們的故事。

坐著輪椅來到冬天的暖陽下,這群平均83歲的老人家,今天化身追星小粉絲,這場演唱會、主角是他、台語金曲歌王謝銘祐,2006年開始,謝銘祐找來6位志同道合的團員,創立台南在地的麵包車樂團,自掏腰包巡迴義演,表演曲目更只唱台語老歌,會有這份堅持,其實是來自心裡的一分愧疚。

台語歌手謝銘祐說:「獨夜無伴守燈下,春風對面吹」2013年,謝銘祐一舉奪下第2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及最佳台語男歌手兩項大獎,當時的專輯名稱就叫做「台南」,「戀戀大員」,歌詞裡的熱蘭遮,講的就是台南安平古堡,這裡也是謝銘祐的家鄉,2000年,謝銘祐回鄉發展,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故鄉那麼陌生,台語歌手謝銘祐說:「我覺得我做流行音樂的,要自己檢討自己說我們完全沒有關注到這塊市場。」

而這群人對台灣貢獻那麼大,曾經是北漂青年,曾做過國語流行音樂,現在謝銘祐只想找回自己的根,將母語和文化、傳唱下去,1987年台灣解嚴,社會邁向開放,本土意識也逐漸抬頭,台語音樂自此掀起一波熱潮,MTI音樂科技學院基金會董事長倪重華說:「到了90年代,基本上整個社會是很期待一些新的、本土的一種意識,其實是算是那種本土意識初期的萌芽吧,然後每個人都想要說我是台灣人,所以那個語言就變成一個很重要了。」

一台台卡車呼嘯而過,高聳的煙囪不斷冒出陣陣白煙,高雄在地樂團「淺堤」,把高雄的工業及開發通通寫進歌裡,成為對抗社會最溫柔的力量,淺堤樂團主唱依玲說:「它是在講高雄有一個地方,它這個地方叫紅毛港,對,然後我第一次認識到這個地方的故事的時候,然後我覺得深受感動,然後就希望可以把這個事情記錄下來,然後用台語歌的方式傳唱下去。」

淺堤的主唱依玲,是土生土長高雄人,離家不遠處、就是繁忙的大林蒲工業區,從小與工業共處,歌曲吐露她的心聲。淺堤樂團吉他手紅茶說:「像我小時候都很常以為天上的雲是從煙囪排放出來的、形成的,然後像我自己生活的週遭,也有很多比如說,焚化爐回饋的游泳池啊,其實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裡面長大的。」

台語音樂從解放、覺醒、到多元,橫跨不同世代,對土地的情感,對社會的省思,讓音樂人堅持留守家鄉、向下扎根,將孕育自己成長的故鄉化為養分,唱出憂愁、唱出企盼,也唱出來自故鄉的聲音。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