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證明 壽險業決納入 產險業沒共識

壽險公會昨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各產險公司仍未達成共識。圖為民眾購買防疫保單,工作人員忙著審查送件。(陳君瑋攝)
壽險公會昨同意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但各產險公司仍未達成共識。圖為民眾購買防疫保單,工作人員忙著審查送件。(陳君瑋攝)

民眾為申請防疫險理賠,蜂擁前往醫療院所開具診斷證明書,令瀕臨崩潰的醫療能量雪上加霜;為減輕行政作業,壽險公會昨同意,得以衛福部疾管署製發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作為COVID-19診斷證明書的替代文件;產險公會邀請各產險公司總經理等「馬拉松式」開會,但似乎未達共識,僅能「建議」產險公司,除固有的書面診斷證明外,也應納入數位的健康證明,簡言之,各產險公司對理賠條款,最後恐怕各自解讀、各自表述。

壽險公會表示,納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是經協調各會員公司後,才決定開放納入,不過,壽險公司仍得保留事後查核之權利。

相對於壽險公司意見一致,產險業顯得意見分歧;產險公會昨召開臨時理事會議並發布聲明表示,「建議」所屬會員的產險公司,受理防疫保單理賠申請時,除固有的書面診斷證明外,也「請」考量受理足資證明效力的數位證明文件,文字表達都保留彈性。

旺旺友聯產險率先表態,數位健康證明可替代診斷證明書;不過,其他防疫保單承保量大的產險公司多表示,數位健康證明是否納入理賠文件,現在內部還在研擬中。

據了解,產險業面對全體幾百萬張防疫保單,從清零到染疫率15%、20%,有難以預估的理賠風險,原想堅定立場,依照保單條款進行作業,不再從寬認定,即法定傳染病要有醫療院所開立的確診診斷證明書才能啟動理賠。

昨天開始出現轉折是因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一句話,「財務赤字(fiscal deficit)可以改善,信任赤字(trust deficit)則難以彌補」;讓部分堅定立場的產險公司不得不鬆綁政策,而產險公會也發出聲明表示,建議理賠要納入數位新冠病毒的健康證明。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到5月9日,防疫險保單承保件數約241萬件、保費收入18.52億元,理賠件數2萬7943件,理賠金額已突破10億元,為10.82億元。此外,疫苗險理賠件數也達到2713件,理賠金額將近億元,約9560萬元。

對於近期外界對居家照護比照住院理賠有疑義。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金管會保險局4月中放寬居家照護可比照住院理賠住院日額,前提是居家照護期間有醫療行為過程或有用藥情形才會理賠,依此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