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古蹟光環境再+1 竹市年刑務所演武場開展

新竹市年刑務所演武場目前正在舉辦古蹟修復展及「工藝篇」展覽,每日休館後亮燈,成為北大路夜間的一大亮點,讓新竹城市光環境再升級。(記者曾芳蘭攝)
新竹市年刑務所演武場目前正在舉辦古蹟修復展及「工藝篇」展覽,每日休館後亮燈,成為北大路夜間的一大亮點,讓新竹城市光環境再升級。(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定古蹟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為新竹市甫開館營運的藝文館舍;目前正在舉辦「演武‧新生-新竹市刑務所演武場古蹟修復展」及「竹塹城散策三部曲-工藝篇」展覽,每日休館後下午五時三十分至下午十時亮燈,成為北大路夜間的一大亮點,讓新竹城市光環境再升級。

新竹市文化局長張馨之表示,「竹塹城散策三部曲」特展二部曲為「工藝篇」,介紹新竹在地工藝特色及呈現當代的新竹產業變遷歷程。在地傳統手工業伴隨社會產業結構的改變逐漸蛻變,精雕的木藝、珠光的螺鈿、纖細的蓪草、剔透的玻璃、彩繪的燈籠等,如何從民生用品逐漸進階成為精緻且富涵藝術氣息的藝品。

新竹市年刑務所演武場目前正在舉辦古蹟修復展及「工藝篇」展覽,每日休館後亮燈,成為北大路夜間的一大亮點,讓新竹城市光環境再升級。(記者曾芳蘭攝)
新竹市年刑務所演武場目前正在舉辦古蹟修復展及「工藝篇」展覽,每日休館後亮燈,成為北大路夜間的一大亮點,讓新竹城市光環境再升級。(記者曾芳蘭攝)

此次工藝篇展覽別出心裁,展覽品項豐富,木藝類代表展品計有蔡楊吉老師「禮廉傳家」、葉佳讓老師「鰲魚觀音」等。螺鈿類展品有陳甫強老師「四季小屏風」、「珠寶盒」等。蓪草類展出張秀美老師的蓪草花、蓪草畫及工藝材料等。玻璃類展品為鄭木連老師「再生」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等。花燈類展品為蕭在淦老師的年節燈籠等。現場還有嬰兒椅、竹籃、傳統竹製題字燈籠以及相關多媒體影音介紹觀看。期待能帶給參訪觀眾一場精采的視覺工藝饗宴。

文化局指出,配合新竹城市光環境營造,演武場燈光設計邀請專業燈光設計團隊,以光洗牆方式均勻照亮牆面,彰顯立面細節。繼新竹公賣局、新竹州廳、新竹市美術館、消防博物館、新竹州圖書館人行道、護城河、影像博物館、新竹公園大階梯、孔廟後第十處光環境景點,為城市光譜再增添一筆亮點,秉持以光賦予老舊建築新生命的理念,讓其與現代化都市共生共榮,用燈光描繪出建物輪廓,透過不同層次的照明讓建築更加立體,每日下午五時三十分至下午十時亮燈,歡迎民眾夜間漫步舊城區,感受美麗的古蹟夜景。

新竹少年刑務所演武場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免費入館,歡迎民眾踴躍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