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園總團《鯤鯓平卷》 神鬼大戰一觸即發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明華園戲劇總團新作《鯤鯓平卷》9月展開巡演,該劇聚焦本土,改編臺灣民間故事「五府千歲與囝仔公」,描述五府千歲與萬善爺囝仔公為爭執廟地、香火,展開超現實神鬼大戰,以華麗排場演繹「神仙戲」,尤其穿越劇的橋段,古今對照戲說百年傳奇,傳達「天神對戰,苦在民間」的深刻哲理,在紛亂的時代,和平共處格外珍貴。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表示,明華園總團就好像臺灣特有的哈利波特,可以做到不用特技,就可以把如夢似真的東西放在舞台,《鯤鯓平卷》深入考究臺灣神話,畫面精彩,9月19日至20日於國家戲劇院首演,值得觀賞。

《鯤鯓平卷》由無敵小生孫翠鳳、第一丑角陳勝在、當家小旦鄭雅升領銜,「生、旦、丑」鐵三角組合各擅其長,苦心栽培的「青年軍」演員,包括陳昭婷、陳子豪、李郁真、吳米娜、王婕菱等人,近年嶄露頭角、星光耀眼,這次皆上場施展功力,明華園家族總動員,可謂精銳盡出。

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表示,《鯤鯓平卷》由國家文藝獎劇作家陳勝國擔任編導,採集南鯤鯓地方傳說,連環鋪陳故事,如卷軸般穿越古今200年,重現外台戲班常演的《囝仔公鬥五府千歲》,這齣戲以劇團慣有的神仙戲敘事風格,不展現「神蹟」而強調神仙努力修練得道過程,希望帶給觀眾為人處世的啟發。

民間相傳,「囝仔公」原是槺榔山放牛的牧童,偶遇吉地,得風水之助修練,坐化成陰神萬善公,南鯤鯓五府千歲則是執行玉皇大帝賦予職責,來到鯤鯓地區尋覓吉地以便長駐,因舊地遭沖毀,另覓新處蓋廟相中槺榔山,囝仔公憑藉法力高強,不願拱手讓出,堅稱有銀針插地為憑,五府千歲認為有銅錢為記,找來土地公作主,掘地發現「銀針插銅錢」,誰先誰後難分辨,雙方為爭奪風水寶地展開大戰,看似實力懸殊,卻打到天搖地動,民不聊生,最後驚動保生大帝、觀世音菩薩化解,雙方各退一步,共享風水寶地與香火。

編導陳勝國表示,根據民間傳說,五府千歲與囝仔公大戰,像是5個大人打1個小孩,亦即陽神與陰神的對戰,最後由保生大帝與觀世音菩薩出面調停,雖然只有短短數行,但他看到卻很感動,真正化解爭鬥的是神明的慈悲心與孩子的赤子之心,在紛亂的時代,和平共處格外珍貴。

陳勝國表示,天神對戰,苦在民間,他利用穿越劇的橋段,採古今對照手法,讓天界與凡間交錯出現,增加故事血肉,讓神鬼大戰從古代打到現代,舞台上演囝仔公鬥法移山倒海,同時電視新聞播報颱風洪水,五府千歲大千歲不忍連累蒼生,不願還手,囝仔公眼見自己衝動釀災,於是收手罷戰,隱喻政治權貴爭鬥,無辜良民淪為受害者。

這齣戲以民歌《今山古道》結合間奏的戲曲鑼鼓,轉換進入廟會場景,只見陣頭家將踩著大鑼抽頭的鼓點出場,眾人高舉羅傘,步罡踏斗,簇擁著兩大神尊「李府千歲」和「囝仔公」,彷彿神仙大戰一觸即發。

孫翠鳳扮演五府千歲大王「李大亮」,她帥氣依舊,卻笑稱自己是「男二」,陳勝在飾演「土地公」,則是經歷一段悲慘愛情,穿越時空到現代臺灣,角色充滿人性,鄭雅升一人趕三角,飾演不同年代的觀世音菩薩。

陳子豪率領「男子軍團」翻跟斗、大開打,甚至走起家將陣頭,將氣場威勢托至最高點,李郁真飾演三王吳府千歲,劇中和「囝仔公」對尬武戲,劇中被傷及額頭,身架不能減損神明氣勢,詮釋有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有勇無懼的「囝仔公」是由孫翠鳳的女兒,亦是總團青年軍的陳昭婷飾演,陳昭婷擅長旦角,這次飾演「娃娃生」行當,且武戲吃重,她下足功夫將女性身體、心智、唱腔,調整為11歲小男孩,特別加強唱腔與武打身段。

陳昭婷說,「娃娃生」和「武生」不同,身心要維持最亢奮狀態,就像金鼎電池一樣,從現代角度來看,「囝仔公」像是有靈異體質的小孩,童年沒什麼朋友,她將「囝仔公」角色賦予天真爛漫帶有幾分孤單落寞,尤其「坐化」那場戲令人揪心。

明華園戲劇總團《鯤鯓平卷》,由陳勝在(左起)、孫翠鳳、鄭雅升、陳昭婷領銜主演。(兩廳院提供)

陳昭婷飾演有勇無懼「囝仔公」,將女性身體、心智、唱腔調整為11歲小男孩狀態。(兩廳院提供)

孫翠鳳飾演五府千歲大王(右),陳昭婷飾囝仔公,母女兩人有對手戲。(兩廳院提供)

明華園戲劇總團《鯤鯓平卷》,劇中五府千歲、保生大帝、觀世音菩薩等神仙角色一字排開。(兩廳院提供)

《鯤鯓平卷》劇中囝仔公(陳昭婷飾)與三王吳孝寬(李郁真飾),兩人有精彩武戲。(兩廳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