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成趨勢 大齡求孕先測「3力」!不同年齡不同行動策略

台灣生育率節節降,政府祭出高額人工生殖補助方案,並擴大補助對象催生。不孕專科醫師指出,晚婚想生,先測「卵實力」、「精子戰鬥力」和「孕育力」,一旦確診不孕,及早求助人工生殖,成功機率大。

台灣2020年新生兒人數僅16萬5,249人,創下史上新低,也首度出現死亡人數多過出生人數、「生不如死」的警訊,而2021 1月~10月僅出生12萬5,636個新生兒,比去年同期降低5%,預計全年新生寶寶人數恐跌破16萬大關,再創新低。為催生搶救生育率,國民健康署自2021年7月1日起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妻子未滿45歲的不孕夫妻接受人工生殖療程。

搶救生育率人工生殖補助上路 最高補助40萬元

台灣生殖醫學會秘書長何信頤指出,只要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妻子未滿45歲、經醫師診斷確定不孕需進行人工生殖(試管嬰兒)療程的民眾,都可以申請補助,以40歲為界,40歲以下女性最多補助6次試管嬰兒費用,40~44歲女性最多補助3次。從取卵到植入,第一次補助10萬元,第2次~第6次每次補助6萬元,換言之,做足6次共最高可獲得40萬元補助,「但這種補助應該沒有人想領好領滿,最好一次就成功!」何信頤說。

另外,過去做過試管嬰兒但失敗的夫妻,只要妻子年齡未滿45歲,也能申請補助;同時也不限第一胎才能申請,有的夫婦第一胎順利懷孕生產,想生第二胎卻不孕,也可以申請試管嬰兒補助。

晚婚想生 先測「卵實力」、「精子戰鬥力」和「孕育力」

夫妻如何得知不孕?「35歲以下的男女沒有採取避孕措施,進行規律性生活一年以上無法懷孕,或35歲以上的男女,進行規律且沒有避孕措施的性生活半年仍沒有懷孕,或是已知有不孕症的危險因子,舉凡如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皆應該提早接受評估。」何信頤說。

「不孕原因可能來自妻子也可能來自先生,」何信頤指出,不孕有54.7%原因為女性卵巢及子宮狀況,10.9%為男性陰莖、睪丸、輸精管及內分泌的問題;31.1%為免疫及其他因素,剩下的3.5%原因不明。

「想生育的夫婦可以先檢測『卵實力』、『精子戰鬥力』和『孕育力』,」何信頤說,卵實力是透過荷爾蒙檢查了解卵巢功能;精液檢查可得知精子戰鬥力;「孕育力」為檢查受孕環境,可進行的檢查包括輸卵管攝影、超音波及內視鏡。

助孕不同年齡不同策略 掌握3原則並及早使用政府補助

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男女初婚年齡男性平均32.3歲、女性平均30.3歲。晚婚加上台灣「先婚後有」的傳統觀念,造成青年男女結婚後生育黃金年齡相對有限,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張帆表示,若不想讓健康狀態影響後續生育計畫,已婚想孕的女性可依據年齡採取不同行動策略,進行生育準備,並及早使用政府補助,協助好孕到。

張帆指出,女性各年齡助孕行動策略如下:

30要知道─30歲以上女性採取下列行動,評估是否有不孕風險:

1. 婚後孕前健康檢查。

2. 掌握家族史,以及是否存在有可能提高不孕風險的潛在疾病,例如子宮內膜異位症、骨盆腔發炎病史、生殖系統先天疾病、性功能障礙等。

3. 女性卵巢功能檢查。

4. 男性精液精蟲檢查。

5. 未避孕但一年沒消息,儘速求醫。

35要諮詢─35歲以上女性確定有不孕問題後趕快諮詢專業機構:

1. 有懷孕計劃建議儘早諮詢專業不孕生殖機構。

2. 半年內無法懷孕應求助醫師。

3. 進階檢查全面篩檢生育力。

4. 可從簡單輔助治療開始,比如量基礎體溫、口服排卵藥、人工授精等。

40要支援─40歲以上女性想受孕應更積極,直接找醫師尋求醫療專業意見,了解是否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等療程,且為了母體以及胎兒健康,也須適時接受相關篩檢與孕期健康管理::

1. 全面篩檢生育力,了解夫妻雙方的精蟲、卵子及子宮環境。

2. 助孕可選試管嬰兒療程。

3. 母體健康風險管理

4. 胎兒健康把關要篩檢

接種新冠疫苗可做試管嬰兒?避開關鍵日程即可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補助政策自7月實施以來,已收到2萬3千多件申請,已審核2萬2千多件,其餘審核中,至今發放不孕補助金額已逾5億元,都直接撥入申請者的銀行帳戶。

張帆指出,以往35歲以上族群是不孕症治療大宗,政府擴大適用對象後,在門診可觀察到,不僅求助不孕醫療的來診量提升,35歲以下年輕族群詢問度也明顯增加。

由於正值新冠疫苗接種期,診間不少夫婦詢問,打疫苗後可以進行試管嬰兒療程嗎?是否需要完整接種兩劑疫苗再接受不孕治療?何信頤表示,疫苗接種與不孕療程並不排斥,只要避開取卵、植入或是人工授精療程2日內即可,而避開關鍵日程,主要是一旦病患有發燒情況,才能判斷並不是施打疫苗引起。

延伸閱讀:

凍卵懶人包:凍卵年齡、費用、補助,打針取卵流程公開

年輕不等於好孕!想知道卵子庫存量,AMH應何時檢測?

林志玲47歲為人母,女性可生育到幾歲?3限制考驗高齡孕產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