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現金」僅能滿足國會議員需求 而非回應民意

今年以來,烏俄戰爭帶動黃豆、玉米、小麥等原物料與能源價格的上漲,使得世界各國的經濟均面臨通貨膨脹的衝擊,各國央行為了避免通貨膨脹對經濟帶來的負向衝擊,美國聯準會自今年初以來即採取大幅度的升息試圖抑制通貨膨脹,在通貨膨脹與Covid-19疫情的持續蔓延下,各國經濟所面臨的負向衝擊因素並未減少。如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今年承認其錯估通膨的看法,在多數國家的央行低估通膨的嚴重性下,全球需求的下滑使得廠商的存貨大幅增加,進而廠商產生應收帳款的收回期限拉長與訂單的取消以及建廠期間延後的現象。

根據財政部與經濟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的出口自今年9月以來的成長率已呈現衰退,11月外銷訂單金額501.4億美元,年減23.4%,也是連續第3個月負成長,創下13年以來最大減幅,這也反映廠商存貨增加對於出口導向型國家的影響。在面對存貨增加與通貨膨脹的壓力下,主要預測機構對於明年的經濟成長均不樂觀。更重要的是,在中國逐步解封與開放國門後,各國政府又須面對中國疫情的跨國衝擊,因此,包含台灣與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也開始對於從中國入境的旅客進行較嚴格的防疫措施,以降低疫情可能對各國國內市場產生的影響。

在上述的諸多不確定性下,蔡英文總統也將於今天(31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討論重要財經議題,包含有關今年有關政府實際稅收大於預算數(俗稱超徵)的部分是否用來還稅於民。

把歪理變真理的還稅愚民

首先,要再次強調的是,超徵並非代表民眾多繳稅,稅收超徵的部分問題已在《廣發現金還稅「愚」民 恐擴大財政赤字債留子孫》一文中討論,當一個國家實際收到的稅收高於預計可收入的稅收時,把這些稅已人民多繳為由來要求政府退稅於民的荒謬之處可以說明如下。

過去兩年全球航運公司受惠於疫情所造成的航運費用大漲,進而使得愈多航運公司獲利巨幅的增加,這些航運公司受雇員工的年終獎金也動則以「年」為單位來計算,這些受雇員工在年初預估自己全年收入時一定也未預期到公司年終獎金會高出其年薪許多,試問,這些拿到錢的員工會將這筆超過自己預估年薪的錢全數花掉,還是先拿來償還自身的貸款、自身生活環境的優化以及投入未來小孩的教育或父母的健康照護上,還是會在當年度直接全部花掉而不作任何長遠的投資,若選擇將多出來的巨額年終獎金全部花光而不償還債務,則如同其家人或下一代繼續承受相同債務,還債遙遙無期,真正債留子孫,支持普發現金的國會議員心態即是如此,他們並未想到台灣的托育環境與長照的普及遠比發現金重要。

一個政策是否具合理性,並非少數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國會議員均表態支持就可將歪理變成真理,這也非國民所得三萬美金以上國家的國會議員該有的表現。

政府退稅於民早已在做

其次,政府過去強調台灣經濟表現良好,若此為真,則為何遇到景氣藍燈,就馬上需要用大量現金的補貼來協助人均GDP超越日韓的台灣眾度過難關? 換言之,發現金的做法並不具說服力,國會議員的監督與政府的施政應有其合理性,而非一昧走「發現金」的老路。此外,政府自去年年底到今年以來,政府退稅於民與對民眾補貼的政策早已在進行,例如,財政部的「機動調降大宗物資及油品進口關稅」與「機動免徵大宗物資營業稅」,經濟部對於油價與電價的穩定機制等政策。因此,將實際稅收超過預算數扭曲為人民多繳稅為由,來要求政府還稅於民的作法,並不恰當。

最後,蔡英文總統在其臉書上才說過「執政的人,常常看的是國家整體,尤其是在各項數字所表現出來的國家整體的表現及實力,但這些數字背後的虛實,與人民實際感受的落差,確實是執政團隊應該去檢討和檢視的。」蔡總統不要忘了當初獲得817萬選票的支持,這些民意期待的應該不是想要政府發現金。如果政府希望找回與厚植更多的民意支持,應該確實了解國家整體表現與人民感受的落差,再來談政策如何制定,才是真正回應民意的方式。

作者》蔡明芳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