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結束後拉攏印度? 戰略專家狠酸美國:不會挑夥伴

美中會談結束後,美國國防部長隨即出訪印度,引起外界猜測美中雙方是否開始互相拉黨結派,而張競則認為不一定,並曝光印度過去黑歷史,酸美國不會找盟友。(圖 翻攝自中天新聞 Youtube)
美中會談結束後,美國國防部長隨即出訪印度,引起外界猜測美中雙方是否開始互相拉黨結派,而張競則認為不一定,並曝光印度過去黑歷史,酸美國不會找盟友。(圖 翻攝自中天新聞 Youtube)

美中高層在阿拉斯加的「2+2」會談甫落幕,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就成了拜登政府首位訪問印度的高官,彰顯拜登政府重視印方在美國印太戰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並讓外界猜測美中是否開始拉幫結派。不過,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分析,並不一定是如此,他更指出印度過去種種干預他國內政的行徑惡名昭彰,而美國找夥伴也是生吞猛嚥,不會好好挑選。

張競21日透過連線方式接受《中天新聞》訪問時表示,這個世界上各種運轉的軌跡,都按照自己的安排,所以也不一定是雙方拉黨結派,確實在國際上有很多依附、扈從於強權情況,但俄羅斯和大陸之間關係,都是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反觀美國和不同的國家,尤其是中國大陸周邊國家,實施戰略對話,希望形成圍堵的態勢,在這個過程中美國不是做得很聰明。

張競分析,美國的印太戰略中的「印」,是指印度洋,而作為印度洋邊大國的印度,過去不斷軍事干預他國,紀錄其實是惡名昭彰,除了併吞錫金、果阿,也干預過斯里蘭卡、孟加拉。

張競直言,印度扮演區域強權,實行帝國主義,其實是惡名昭彰,而美國挑選盟友也是生吞猛嚥,不知道好好挑一個夥伴,在種種情形下,與其詮釋成雙方拉黨結派,各自形成對壘陣營,他則認為還沒到那種冷戰、對立的地步。

張競指出,中國大陸一再表明態度,希望避免對抗,而美國則採取提升對抗的態勢,在冷戰中,美國和蘇聯都打算對抗,但是目前北京仍然希望能透過國際社會約制,遵守以聯合國為體系的國際規範,行使國際關係,在北京無意求戰,但華盛頓一心求戰的情況下,要形成衝突、對抗,還有轉圜的空間,所以不要順著西方媒體希望推波助瀾,形成新冷戰態勢的思維,而是應該睜開眼,看看國際大事往哪個方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