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區域經濟/渝派服裝抱團升級 35億元“築巢”巴南區時裝產業園

重慶服裝產業將迎來轉型升級的轉捩點。總投資達35億元的重慶時裝產業園正式入駐巴南區。巴南區委書記李建春表示,該產業園將吸引全球多家服裝行業的上下游企業進駐,建成後將形成規模龐大的服裝產業集群,助力重慶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 “這個專案的建設週期為4年,計畫分三期完成。”項目投資方、重慶尚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均才告訴商報記者,產業園位於巴南麻柳沿江開發區,一期占地304畝,將在2015年投入使用,建成後由國際時尚之窗、時尚設計矽谷、生態綠色工廠、現代物流園四大片區組成。除了可提供數量龐大的標準廠房外,可容納180家企業入駐,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實現產值45億元,2017年實現產值60億元。 “專業服裝產業園的出現,將助力渝派服裝提檔升級。”朝天門市場服裝企業協會會長牟衛表示,渝派服裝曾是響徹全國的“時尚招牌”,但發展至今,仍停留在粗放的“生產基地”階段,靠個別企業的單打獨鬥無力突破,亟需出現集群化發展平臺來推動行業發展。此外,多家服裝企業老闆表示,除了廠房問題,因產業鏈缺失所導致的附加值不高也困擾著渝派服裝企業。例如,重慶本土印染技術落後,並沒有大型的面輔料、紐扣、拉鍊生產廠,在渝成衣廠只能遠赴沿海採購配件,製造成本居高不下,不利於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同樣檔次的一件衣服為例,沿海工廠的成本要比我們低20%至30%。”重慶衣花狼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志剛無奈地說。 “重慶時裝產業園在發展的過程中,將著力解決產業鏈缺失的問題。”唐均才告訴商報記者,經前期對接,福建石獅、浙江柯橋等地的30多家配件、原輔料生產企業已達成入駐意向。今後,本土服裝企業在家門口就能採購到所需的紐扣、拉鍊等產品。 “重慶時裝產業園的亮相,是重慶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標誌性事件。”重慶大學教授曾國平認為,產業園項目得以落實,是本土服裝企業抱團謀發展的結果,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重慶服裝產業將更具凝聚力和競爭力。 曾國平表示,因為缺少有影響力的品牌,很多本土服裝企業都是貼牌為“他人做嫁衣”。很多朝天門生產的服裝,只有通過先發往外地、貼牌後流回重慶,才能提高銷售利潤。 而從服裝產業園的定位看,投資方已看准了當前產業所面臨的軟肋並在著力尋找突破口,這有利於服裝企業進行合作,在研發、人才、物流、倉儲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同時,還有利於擦亮渝派服裝的“金字招牌”,實現產業再造,打造重慶時尚名片。 (大陸國研網專供,作者:孫黎明)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