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哥大座談會 兩岸青年踴躍參與

亞太事務領域著名學者柯慶生(左)和黎安友(右)參與了柯文哲的座談。(記者許君達/攝影)
亞太事務領域著名學者柯慶生(左)和黎安友(右)參與了柯文哲的座談。(記者許君達/攝影)

代表台灣民眾黨參加2024總統大選的黨主席柯文哲10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參與座談會,向學界和年輕學子介紹台灣民眾黨並闡述其施政理念。座談由曾任助理國務卿的哥大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柯慶生(Thomas J. Christensen)及中國問題專家、哥大東亞研究所主任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擔任嘉賓,並吸引了來自台灣與中國的近百名青年前往旁聽和交流。

此次座談的主題為「台灣第三勢力的崛起」,由柯文哲主講。柯文哲秉承了他標誌性的幽默風格,金句頻出。他表示,此次演講的目的是把台灣政壇的「第三勢力」,也就是在民進黨和國民黨之外新興的民眾黨,介紹給美國人。

柯文哲首先向觀眾講解了台灣的民主化歷程以及「台灣人」身分認同主體性的出現、變遷和壯大。他認為,「台灣人」主體性觀念萌芽的直接原因其實是兩岸的開放和交流,「台灣人」在與中國人的交往中逐漸認識到自己與對方並不相同,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在台灣歷史上黨國威權體制時期,統治階層明確的「大中華」認同令其反對者自然而然地把自己放在他們的對立面上。不過,他明確反對台灣執政的兩大黨把這種身分認同的差異包裝成逢選必爭的意識形態泥淖,並因這種對立而淡化了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社會問題。

「國民黨的全名是『中國國民黨』,民進黨的全名是『民主進步黨』,一個只有中國,一個沒有台灣。」柯文哲說,並強調只有民眾黨明確把「台灣」作為自己的冠名主體。他表示,自己不相信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台灣價值」,「普世價值在台灣的實現,就是台灣價值。」對於民眾黨的定位,他用了四個以字母P開頭的英文單詞概括,包括現實主義和專業主義,以及追求和平與繁榮。

在回答黎安友教授和柯慶生教授的問題時,柯文哲表示,台灣站在美國一方沒問題,但也沒有必要對中國惡言相向,只有多交流才能減少誤判。同時他也強調,台灣必須備戰,「不能把和平寄託在敵人的善意上。」他說,擔任台北市長八年,他非常清楚現在台灣整體上備戰的力度還相當不夠。

不過,柯文哲並不願意把「中國」和「敵人」明確關聯起來。他表示,中國是一個「需要呵護的鄰居」,他們對於「被西方欺負」的歷史有著強烈的心裡陰影,這深刻地影響著中國民族主義者的行為方式,「歷史上受了什麼氣,現在都要加倍奉還。中文裡有句話叫『媳婦熬成婆』,現在,台灣就是他們眼中的那個『新媳婦』。」

來自中國的劉同學在聽完柯文哲的演講後表示,他的論述沒有超出過去的框架,不過沒有再提「兩岸一家親」之類引起爭議的內容。來自台灣的哥大學生Adams也認為,柯文哲的此番論述並未帶來什麼驚喜,中規中矩,都是以前說過的話,「可能是因為要參選了,身分敏感,所以說話很小心吧。」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美國製造」回來了 建築支出創新高 製造業起死回生
現年56歲、欲73歲退休 未來社安金恐減20%
中共軍演加大威懾 模擬同時多目標攻擊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