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響曲》

彼得·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國浪漫樂派作曲家,其創作幾乎涉及了所有的音樂體裁和形式,交響樂創作佔有尤為重要的地位。

b小調標題交響曲《曼弗雷德交響曲》(Manfred Symphony)創作於1886年,取材於英國作家拜倫(Lord Byron)的同名長詩《曼弗雷德》。作家筆下的主人公曼弗雷德(Manfred)伯爵是一個痛苦的自我主義者,獨居於阿爾卑斯山中。他曾和繼妹阿斯塔爾塔戀愛,後因自悔而殺了她,從此精神上極端痛苦,被生命的空虛和無意義所困擾,渴求忘卻世間的一切。他無法從宗教中找到慰藉,也不願向魔鬼屈服,最終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飽受痛苦和反叛的曼弗雷德形象是整個作品的主軸。樂曲共分四個樂章。第一樂章是一幅曼弗雷德的心理畫像,也是整首交響曲最主要的一部分。

第二樂章是輕快而有活力的諧謔曲,描繪了阿爾卑斯山的美景和生機勃勃的景象。中段如歌的旋律優美深情。

第三樂章是“間奏曲”式的行板。其間,活潑輕快的牧歌突然被緊張而悲劇性的曼弗雷德主題打斷,曼弗雷德憂郁和悲傷的形象游蕩徘徊,牧歌的音調則愈來愈弱,消失在遠方。

第四樂章視為快板,生動描繪出拜倫長詩中地獄統治者阿裡曼的王國。為了見到日夜思念的阿斯塔爾塔,曼弗雷德毫無畏懼地來到這裡,想借助於地獄之神把她召喚來。在死亡中,曼弗雷德得到了寬恕。

請聽《曼弗雷德交響曲》,由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響樂團演奏,指揮弗拉基米爾·費多謝耶夫(Vladimir Fedossiev)。

歡迎訂閱德國之聲“古典音樂風”播客,收聽更多出色的古典音樂演出。

Feed-URL:

https://rss.dw.com/xml/podcast_chi_klassischemusik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us/podcast/id1347146553?l=de

© 2021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