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滿滿政治算計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存放於核四廠的最後一批核燃料於上周裝船運往美國,進行異地貯存,這項從前年中開始的8批次外運作業至此全部完成。經濟部捧著雞毛當令箭,把一個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查預算案時的「附帶決議」執行得相當徹底,刻意忽視建議性質決議並無強制力、且未在院會審查與表決的事實,令人對這樣的行政效率不得不刮目相看。

為了有效運作核四從此再無燃料可用的訊息,在國際原子能總署嚴格的核子保安要求下,主事者仍讓核燃料外運的消息刻意走漏,甚至連出廠時間與裝船地點也都一併曝光。一連串縝密的操作後,終讓部分媒體及民眾對於核四燃料全數外運的解讀,傾向「核四重啟無望」,達到其一石二鳥的目的。

對於反核的民進黨政府而言,封存中的核四廠若是確定無法重啟,一方面可告慰其反核神主牌並安撫一向挺綠的反核團體, 另一方面更可藉以重擊明年8月28日的核四重啟公投。於是,一項已執行兩年的核燃料外運作業,非得炒作成核四重啟無望不可,即使異地貯存與燃料重製的所費不貲,也在所不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內若仍找不到買家,那麼所有燃料必須進行細部拆解至燃料丸,並進一步研磨成粉末後重製販售,這一部分的處理費用粗估將近30億元。真不知經濟部所謂減少支出的算盤是怎麼打的?更誇張的是,核四近3000億元建廠成本將因停建而付諸流水!

民進黨政府不僅無視前年「以核養綠公投」近600萬民眾同意續用核電的多數主流民意,眼下又將黑手動到明年即將舉行的核四重啟公投,期間不斷以不實訊息營造核四難以重啟的氛圍,諸如核廢料無法處理、核燃料保固期已過等。事實上,核廢料處理早有百項以上的國際前例可供依循;燃料保固延長僅須檢查無異後重新訂約即可。

總結而言,核燃料外運至美國進行異地貯存,對於未來的核四重啟並不會構成不可逆的威脅,重新採購訂製燃料即是解方。整起外運事件的關鍵是,當今政府在意識形態主導下的政治算計,不僅摧毀我國既有的準自產能源、危及能源安全,更毫不避諱地出手干擾明年的核四重啟公投。公投如果真是民進黨政府珍惜的民主價值,請不要迴避即將到來的民意挑戰!(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