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強制性「戴口罩」的日子即將結束

防疫三年,終於走到最後階段,台灣有可能在本月底或今年年底宣布公共場所不再強制「戴口罩」。結束蓋頭蓋臉的日子,讓大家的臉鼻口重見天日。

「戴口罩」可以説是最直接阻絕病毒傳染的簡便方法。很多人在過去兩年發現,少生很多病,主要是感冒與過敏,特別是上呼吸道的症狀,包括鼻炎、支氣管炎甚至肺炎。尤其是小孩的症狀少很多。開業醫師最有感受,據說,收入少了30%。事實上,最近三年的總死亡數也減少,衛福部統計,109年死亡人數計17萬3,067人,較108年減少2,357人;死亡率(死亡人數除以年中人口數)為每十萬人口733.9人,下降1.3%;以WHO 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之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90.8人,下降4.3%。

2020年是很關鍵的一年,因為2019年底武漢肺炎病毒開始擴散,而一整年,台灣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戴口罩」,這個時期的防疫,的確讓台灣成為「零確診」的天堂。這一年,「戴口罩」不但有效防止了社區感染的可能性,也同時降低了其他流行疾病的傳播。

「戴口罩」是在醫院的醫護人員,每日在醫院工作必要的自我防護。「酒精消毒」也是一個重要的消毒步驟,「勤洗手」更是標準防疫動作。

大多數台灣人已經非常習慣這個原屬「醫療人員」的訓練。現在面臨「解封」,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戴口罩」,不太安心。

其實,未來取消的是「強制性」,就是公共場所「不戴口罩」勸導不聽要被罰15000元,這個規定將取消。但是如果有人自願繼續「戴口罩」,當然是被尊重。

最近一些公共衛生專家討論未來,都不敢保証,不會再次發生類似過去兩年的大流行,所以他們對於民眾想継續保持公共場所「戴口罩」的行為,都持支持的態度。畢竟大家都看到「戴口罩」的好處。少生了一些病,不只擋住武漢肺炎病毒。

很多人家裡儲存的口罩可以用好幾個月,這是好事。而且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活動贈送口罩當成禮物,所以如果哪天又有「防疫」需要,不會有「口罩荒」的問題。這是台灣未來「防疫」立於不敗之地的主要依靠。

「酒精噴霧器」現在也都是家庭、社區的必備設施,這是很好的消毒動作,很少的花費,但可以成就很好的防疫環境。已經習慣隨時隨地噴酒精的人們,其實不要停止這個動作。至於「勤冼手」更應該維持。

除此之外,想加強自己的「個人衛生」,還可以增加一些措施,「勤洗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原則上,在外面飽經風塵,回到家第一件事應該是「全身沖澡」。這個習慣肯定有助於防疫。

如果還要增加保護,眼藥水、眼藥膏、漱口藥水,都是很好的防感染日常用品,應該常備在家。

只要每天做好這些防護措施,即使在公共場所沒戴口罩,也不容易受感染。

戴不戴口罩是公民自由的選擇,「戴口罩」的確有很多好處,但是也有很多損失。走在路上,所有人都是「沒臉」,感覺很不舒服。覺得這不是「自由國度」,而且也少了「最美的風景(人臉)」。

「不戴口罩」是一種重獲自由的舒暢感。只要自己沒有咳嗽或上呼吸道不舒服,應該算是健康,不戴口罩當然沒有問題,特別是周邊的人都還戴著口罩時,更沒有問題。

有鼻過敏問題的人,戴上口罩可以阻擋「過敏原」長趨直入,這是比吃「抗過敏藥」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必要時可以搭配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更能保持鼻腔潔淨,加上長時間「戴口罩」,除了「過敏原」可清理乾淨外,還可以保持呼吸時鼻腔內溫度衡定,這是治療過敏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