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職人徐建成 堅忍敬業屢建功

記者劉程鈞/專題報導

「只有海底才能阻止我們潛得更深。」這句名言,不僅道盡怒海潛將的豪情壯志,也點出這群水下英雄非比尋常的工作性質。我國海軍有一支職司水底搜索、潛水救援與水域械彈處理的專業部隊—192艦隊水下作業大隊,在南方澳斷橋、貢寮水域未爆彈處理與各風災救災等場合,都可看到他們用專業技術及敬業態度,執行水下作業任務。擁有30年搜救資歷的徐建成士官長,便是箇中翹楚。

曾獲「資深辛勞搜救有功人員」殊榮

對去年榮獲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資深辛勞搜救有功人員」殊榮的徐建成而言,獲獎是他職涯的最大肯定,不過談到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某次任務中得知,搜救的對象竟是自己的親人。徐建成回憶,當時他表舅和表弟在海釣時不幸落海,執勤當下強忍焦慮與擔心,告訴自己必須冷靜,發揮相關專業,也讓他能在關鍵時刻成功施救,讓親人回到身邊團聚。

配賦35公斤裝備執行任務

具有阿美族血緣的「水下職人」徐建成,參與過數百次水下任務,對各作業流程如數家珍。他直言,水下作業不分晝夜,必須在強風大浪中工作,尤其在深海執行任務時,要配賦全身總重約35公斤的潛水裝備;其中,頭部須戴上亮黃色的17B潛水頭盔,便重達14公斤,內含通話、攝影和照明系統,可利於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惡劣環境中,進行失蹤者搜索任務。

傳承經驗 提攜後進

身為第3作業隊的士官督導長,他必須盡責督促所屬士官兵,精進個人體能,以及空中投放、水械專長與水面供氣等各項本職學能。過程雖然辛苦,但就像老大哥一樣以身作則,帶領隊上晚輩奮勇向前,也從旁傳承經驗、給予建議,讓大家在執行納莉風災、南方澳大橋斷橋等艱困任務時,都能按技令規範執行、修正與檢討,確保人安與物安,落實「我強,則單位強」的職人精神。

擁有30年搜救資歷的徐建成,在深海執行任務時,要配賦全身總重約35公斤的潛水裝備;頭部戴的17B潛水頭盔,便重達14公斤。(記者劉程鈞攝)

擁有30年搜救資歷的徐建成,在深海執行任務時,要配賦全身總重約35公斤的潛水裝備;頭部戴的17B潛水頭盔,便重達14公斤。(記者劉程鈞攝)

徐建成以身作則,帶領隊同袍奮勇向前,也從旁傳承經驗、給予建議。(記者劉程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