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憂鬱症 家庭動力十分重要

憂鬱症的高盛行率被稱為是二十一世紀的黑死病,雖然憂鬱症是一個會痊癒的疾病,但在憂鬱症規範化治療的研究中(stepped care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2014年,縮寫為STEPS)發現,在多階段的藥物治療後,病患能進入完全康復病程比率約有六成多,這顯示了憂鬱症相關的心理社會因素仍不容小看,它們可能代表了近四成的重要性。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新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正向樂觀‧心理健康」公益系列講座,邀請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王仁邦教授主講,講題「全人健康 心理健康」。 憂鬱症是一個多因素的疾病,不僅與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許多心理、家庭與社會的因子也是憂鬱症的遠因(早年的經驗)、近因(此次生病的壓力因子)與維持因子。在這些複雜的因素中,家庭內的動力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且憂鬱症與家庭的關係已超越了因果的關係。 對於病患與家人,需協助他們正確地去了解憂鬱症,而且是相關於病患憂鬱症的個別化知識,這包括了對憂鬱症的症狀、心理動力與家庭系統動力的瞭解,根據病因來量身訂做的治療與陪伴方式,與疾病的預後等。 藥物在憂鬱症的治療中佔有十分重要的角色,尤其若疾病的嚴重度已達到中或重度的等級,及早的藥物治療是病患能走出死蔭幽谷的關鍵因素。但若等級為輕度,這時心理治療就成了另一個關鍵的治療方式,方式尚包括了個別、家庭與團體心理治療,深度上可從針對淺層問題的支持性到深度問題的探索性治療。若病患與家屬對於上述關於憂鬱症個別化的知識層面能有正確的瞭解,病患可以感受到被家屬理解,也可減少家屬的無助感,增加病患與家屬的自我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