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泥爪.點滴心頭──寫在《一位陽春教授的生活》之前

圖/鄧博仁
圖/鄧博仁

我發現自己年登耄耋,加上新冠疫情,足不出戶、日日面對芸窗孤燈,百無聊賴,不免患了老人的「毛病」,喜歡追憶陳年往事,興起昔日情懷;而這從我《浮生小記》裡重新泛起的情懷,則點點滴滴的滴在我心頭,使時光倒流、情景宛在,同時也「耀彩揚輝」。

古人說:讀萬卷書,也得行萬里路。我雖然距「學富五車」尚遠,但很認真的要「行萬里路」。所以三十歲任教臺大,就開始以學術訪問教學,和藉民藝交流演出,遊走歐美亞非澳,二十年間,經歷列國三十有餘,深入城鎮,不知凡幾,也在美國哈佛、密西根、史丹福為學人,在德國魯爾、荷蘭萊頓、香港大學為客座。為留下這「域外遊踪之雪泥鴻爪」,每以散文見諸《副刊》。現在翻閱這些收在六本散文集的篇章,年輕歲月「縱橫天下」的豪情,依然跳躍字裡行間:那夏日曝在哈佛查理士河畔的男男女女,密西根「春江水暖鴨先知」的休倫河和有如「氣蒸雲夢澤」的安大略湖,夕陽下的黃石公園,德國魯爾大學的「那片林子」,海德堡「通往哲學家之路」,煙雲中的「黑森林」,瑞士晴日下的「少女峰」,英國劍橋「一日四晴雪」、加拿大聖海倫火山的爆發之餘,鮭魚密密麻麻的奮力迴游、日本福岡「拚命開的櫻花」……還有登上巴黎艾菲爾鐵塔鳥瞰有如叢林之廣廈,站在阿拉斯加郵輪之頂看冰河跌落海中。穿行歐洲極幽極雅的古城小鎮,也盤桓憑弔羅馬的廢墟……直是光影陸離、紛至沓來的從心湖上交相泛起。

而歐美之旅中,令我很受感悟的是一幅在馬德里帕拉多美術館展出,由艾爾格利科(EL Greco)所畫的〈耶穌背負十字架〉。其所呈現的神情境界,與我所看到的其他同題材所詮釋的極為迥異。格利科所畫的色彩鮮明,耶穌昂首向前;其他則慘綠無光,耶穌垂首彎腰,流露不勝負荷的憔悴。我認為格利科才真正體現彰顯了耶穌為世人承擔無量苦的能力和信心。

而1989年,一開放公教人員「兩岸通行」,我即追隨許大哥常惠,攜家帶眷,領著學生,由香港、北京逕飛新疆烏魯木齊,考察唐宋大曲的源頭「木卡姆」,再沿塔里木沙漠南緣,入庫車、下吐魯蕃,達帕米爾高原南麓。而有〈喀什的黃昏〉、〈摩挲天山〉。返程與「漢唐樂府」在西安會合為領隊。於是〈晉謁黃陵〉、〈通宵達旦祭軒轅〉,再往北京與民族樂團作觀摩演出。其間踐踏秦始皇陵,登上八達嶺長城,在居庸關放開襟懷,臨風懷想;也蹓躂於故宮的千門萬戶,看雨下在御座金鑾,在錦帳深院,在御花園、在暢音闊、在長門永巷中。……那是我在大陸故國河山的首度「壯遊」。

從此以後,我「積極而大量」的從事故國河山的「萬里行」。迄今已在數十所上庠高校「木鐸行吟,絳帳春風。」已在各種學術場合發言倡論,難計其數;陪同或率領劇團巡迴演出所編崑劇、豫劇於北京、南京、蘇州、杭州、上海、廈門、佛山乃至烏魯木齊諸大城。撰寫祭文宣讀於黃帝、炎帝、至聖之祀典。風塵僕僕於錄製江南江北六大崑劇團之經典劇目與「天下第一團」之僅存「絕活」,以存一代戲曲典型;也多次參加「情繫文化」之旅,曾以團長身分撰述寧夏〈塞北江南好壯遊〉。走遍大陸各省市區,出北塞入南陲,達東海,至西極。而詩酒隨身,呼朋引伴,以「酒党」「統一兩岸」。即使無暇於旅途中寫作散文,但仍隨興賦詩,濟以小注短言,為此「浮生」,留下「泥爪」。這長達三十年的「泥爪」,同樣使我而今「點檢」之際,點滴心頭,姿韻盎然。

我生性喜愛綠野平疇,茂林廣漠、大海汪洋,以其「包容無盡,廣大無邊」;喜愛春蘭秋菊夏荷冬梅,以其「四時輪迴,功成身退」;喜愛蟲鳴鳥啼魚躍鳶飛,以其「不假造作,天韻自然」;而更喜悠遊於室家之和樂,采烈於良朋之嘉會。

2014年4月間,家人陪我返鄉,女兒在柳營尖山埤江南渡假村,為我租賃濱水木屋,使我開門即可「下竿」。我在《浮生小記》中寫下:

清晨六時起床,準備晨釣,而昧爽水光山色,直撲胸懷。燕群掠水交飛,雞鴨摩頸相嬉。煙嵐濛濛如潑墨,浮騰如野馬塵埃。霎時東山日出,金龍潛波,而鯈魚倏地乍醒,成千累萬,如應號令,整齊翻滾,整齊沉沒。

對於這般景物,我經久不忘;尤其鯈魚出水,整齊一致翻沒之壯觀奇妙,真不亞於湖海中,蜉蝣之乍然並起,飛舞覓偶,緜密如織,而瞬間紛紛墜落飄浮。

如果美景勝事能與好友共享,又臨風把酒以暢飲,則興會尤為淋漓。2018年11月10日,我為跨海參加戲曲研討會之卜鍵、周秦、白寧設宴東北海之巨石下。有〈魁扆記〉:

巨石背負媽祖廟,面向太平洋與東澳灣,基隆嶼在望。煙波浩渺,爽氣橫流,蒼翠山林,擁護左右。請來劉元立、施德玉伉儷、曾子良等同席。飲陳高、啖海鮮、品香茗。披襟揚杯,高談闊論,胸中為之浩浩焉、蕩蕩焉。卜鍵云:「至樂之樂,無過於此,而此巨石與焉。當為之名。」眾推我名之。余曰:「屏坐巨石,懷抱寰宇,可謂之『党魁扆』。」元立云:「莫若『魁扆』簡捷。」眾稱善而舉酒贊之。

從此「魁扆」便入「酒党新語」。

我平常既好即興賦五七言律絕,因此兩岸不少「吟友」,從而頗能領略明清人以詩會友的風雅。我曾以一首七律〈東坡赤壁遊〉和四首七絕〈梅花〉,獲得不少同道步韻唱和。而2018年我參加崑山巴城舉行的「重陽曲會」,返臺時有〈留別周秦兄弟〉七律一首:

六弄蓬瀛動九州,大江南北足風流。《孟姜》《梁祝》《楊妃夢》,《蔡琰》《香君》《二子舟》。曾子三思才置筆,周郎一笛已橫秋。與君相顧還相賞,二十年來兩白頭。

周秦是蘇州大學教授,集崑曲之能事於一身,能吹能唱能譜能研究,推展崑曲不餘遺力。1998年我為國光編撰首部崑劇《梁祝》,到蘇州請求他編腔譜曲。此後又合作《孟姜女》、《李香君》、《蔡文姬》、《二子乘舟》、《吳起》等崑劇劇作,巡演兩岸,交情彌深,親如兄弟。他對我留別的七律,亦隨手唱和:

年年橐笛下瀛洲,來訪曾郎洪孔流。海月山風總宜酒,秦皇漢帝一扁舟。童心未許時光老,落葉偏催鬢髮秋。古調而今幾人會,與君高唱立潮頭。

周秦為我們合作配以五線譜的劇本集,命名為《蓬瀛曲弄》,我詩中乃有「六弄蓬瀛」之語;他又每斥大陸新編崑劇,舛格失律,偽造曲牌,故有「古調而今幾人會」之嘆。沒想我們的唱和,贏得大陸詩壇六十七人的接續酬應,周秦輯為《戊戌重陽巴城曲會贈答詩鈔》,要我題跋,我的〈跋〉語錄在《小記》:

不意古人風雅復見今日,而盛況幾於過之。不意以拙詩七律,蒙顧曲周郎贈答,而迭獲神州吟友廣為賡和。玉句錦章,聯翩而至;雖非蘭亭高會、曲水流觴,而意趣華彩,豈遑多讓。敢與諸君同享。期諸來日,再會巴城。

在我參加的「情繫之旅」,「三峽」、「絲路」、「香格里拉」、「燕趙」、「齊魯」、「寧夏」等,以及逐站講學,從哈爾濱到鏡泊湖,從濟南到大連、威海的遼東灣,以及從上海、南京、北京、揚州等,沿途皆有雜詠為記。譬如「大國中樞北戴河,衣冠楚楚盡嵯峨。」譬如「臥龍藏虎棒棰島,長風颯颯浪刁囂。」便會聯想到毛澤東、周恩來、林彪。在一時為世界之最的大連「星海廣場」,看銅鑄百人足印以紀念建市百年,想像薄熙來長袖善舞的不同凡響。登上山海關而有「仲尼夷夏分辨後,更有長城山外山」的惆悵。在貴州普定縣上官屯看為我而演出的「地戲」,寫下這麼一首絕句:「暖日清風新麥場,山村地戲正高昂。踏謠鑼鼓喧天響,面具羅巾雉尾妝。」也發現「風俗宛然明故國,居民不改舊時裝。」在湖南郴州看到被項羽冊封的「義帝」之陵,為他即興口占:「義帝陵存一抔土,楚天楚地自如斯。因人成事難為善,不恨驅羊作牧兒。」而於青海「海祭」,賦詠:「青海湖邊藏族鄉,天藍水碧散牛羊。敖包祭禮人聲沸,齊向波瀾酹酒漿。」

我於學術會議,提出不少新看法,譬如梅蘭芳之藝術,實為斯坦尼「投入」說和布萊希特「疏離」說之所從出;觀音菩薩之「變性」,緣於宋代理學之桎梏人性,元明政治之黑暗,而起於對「觀音」名號之聞見世人悲苦,如慈母之關愛子女,而渲染促成於民間說唱與雕塑藝術;亦曾「舌戰群儒」,於歌仔戲之運用「美聲唱法」,期期以為不可。也在越南學術會議之旅遊,於下龍灣驚見群山鬥勝爭奇,錯落海中,與挪威歐斯陸海灣、加拿大維多利亞內海、廣西桂林山水,皆相彷彿,其造化之神奇,不禁令我隨口吟出「群山矗海錯纏綿,各領風騷億萬年。」

像以上這樣順手拈來的「浮生小記」,雖似「雪泥鴻爪」而卻無不點滴心頭,別饒滋味。三十年來以舊詩五七律絕和簡短文言散文所雜綴的日常生活記錄,居然達數十萬言,心想蓋可以「藏諸名山」矣!沒想國家出版社社長林洋慈居然不計血本無歸,為我出版。乃將此《舊詩日記稿》之《浮生小記》,定名為《一位陽春教授的生活》。所以以此為書名,因為我自三十歲在臺大教書,六十三歲轉任世新,前後五十二年間,迄今未擔任過公職或教職之行政業務,純粹是個教書研究著述的「讀書人」,一般被稱作「陽春教授」。

其實我並非「百無一用」。業師鄭因百(騫)曾兩度要我擔任系務,可是我都先已接聘德國波鴻魯爾大學、香港大學之客座聘約而「有違師命」。詩人楊牧(王靖獻)辭中研院文哲所所長,我被推舉為候選七人的首名。李遠哲院長聽我七十分鐘對文哲所達成世界漢學中心的「宏謀遠猷」和「步驟方法」後,雙手緊握我的手說,「不作第二人想」。我卻因轉任必須搬離臺大宿舍,遭兒子大為反彈,又苦於無錢購買起碼可以蔽身的新居,不得不向李院長抱歉抬舉之意。李院長為此請兩位副院長和代所長王璦玲作陪筵席,鼓勵我先住所長官舍,再於南港購置永久居所。我感動「以士待我」,次日即滿口答應,不再猶疑。恰好當局推行「去中國化」如火如荼,與我一向主張文化務必高瞻遠矚、廣汲博取之理念大相逕庭,在文建會會議上疾顏厲色予以批評,不久就接到中研院劉翠溶副院長電話,說我可以不必接任文哲所所長了。當晚我們家開香檳慶賀,心頭都放下一塊石頭似的。我贏得臺大第二位「講座教授」名銜之後,雖然中南部大學有過徵詢出任院長的意願,但我以為怎能「見利忘義」?

可見我以「陽春教授的生活」命此《舊詩日記稿》、《浮生小記》,不只名副其實,而且其來有自;也希望以此存一代「讀書人」的「模樣」。讀者鑑之。

(本文摘自《一位陽春教授的生活:曾永義詩文日記》一書,國家出版社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