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氣候罷課」號召 17 萬人上街,Sophie Handford 18 歲當選紐西蘭史上最年輕的議員

作者:王新茜/換日線編輯部

Sophie Handford 2018 年從高中畢業後,沒有選擇直接進入大學校園,她決定給自己一個 " Gap Year "。她向 20 多家公司投了履歷,卻都沒什麼回音;但就在此時,有近 1,800 個人助她一臂之力,讓她有了一份新工作──18 歲的 她成為紐西蘭史上最年輕的議員。

12 歲寫信給國會議員,關懷環境與氣候

10 月初,當紐西蘭基層選舉結果出爐,世界嚇了一跳!6 位頂多 20 多歲的年輕參選人成功當選議員(councilor),打敗年紀比自己大上 2、3 倍的現任議員與對手。

英國《衛報》以 2017 年《牛津辭典》的年度單字「青年震盪」(Youthquake):「因年輕人的行動或影響而引發的重大文化、政治或社會變革」形容這次的紐西蘭選舉──18 歲的 Sophie Handford 就是其中最年輕的當選人,她成為家鄉卡皮地(Kapiti)區的議員之一;在選舉之前,Sophie 也是今年 9 月吸引 17 萬紐西蘭人民參與的「為氣候罷課行動」全國召集人。

「我住在紐西蘭這個很小的國家」,在螢幕另一端,我笑著跟她說臺灣才叫做「小」吧。Sophie Handford 從小住在距離首都威靈頓 45 公里遠的派卡卡里基(Paekākāriki)──這個海邊小城住著約 2,000 人,包括 Sophie 與她的父母、哥哥和一隻狗。

作為紐西蘭氣候倡議的指標人物,Sophie 並非一開始就走上街頭、舉著標語大聲疾呼,幼時的她從生活的微小日常做起,像是在家附近的海灘散步、遛狗,或是在草地奔跑時,拾起看見的垃圾,「這是年紀小的我,唯一知道自己能造成影響的方式」,Sophie 這樣說。

當她 12 歲時,家中收到來自卡皮地區議會(Kapiti Coast District Council)──這也是她未來 3 年將要任職的地方──的一封信,成為她倡議道路的起點。文內警示居民只要海平面上升,幾十年後房屋就會被淹沒。

她清晰記得當時自己那股想要找到「為什麼」並且阻止一切的衝勁。下一步,年僅 12 歲的 Sophie 寫了一封 Email 給當地的國會成員 Kris Faafoi(現為紐西蘭廣播、傳播與數位媒體部長),邀請他到學校課堂中演講,與學生談談他對於環境與氣候政策的想法。「這就是我開始參與氣候倡議的開端,我從很小規模的從家裡與學校開始,但現在的 Gap Year 帶我走到了下一個階段。」

上大學的年紀,她卻選擇走上街頭

去年,當 Sophie 轉眼間就要從高中畢業,即使她早送出大學申請文件,「但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做什麼」,所以她毅然決然地取消了一切程序。在沒有大學錄取資格、毫無明確規劃下,展開她為期不知道多久的 Gap Year,「在這個時間點,我完全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事」她回憶。不過沒想到的是──就是這個決定,帶她走上了自己從未幻想過的未來。

當 Greta Thunberg 去年開始積極鼓勵各國青少年以罷課展現捍衛地球的決心時,Sophie 與其他 50 位 8 到 18 歲的學生,串聯紐西蘭各地的學生上街,促成 " School Strike for New Zealand "(為紐西蘭罷課)。她也就此成為全國召集人,帶領紐西蘭青少年加入這波全球串連──此舉更讓她的氣候倡議,從學校與社區的小規模,一鼓作氣變成全國規模的運動。

從第一場有 2 萬名學生參與,到 9 月 27 日的最後一場罷工罷課,全國統計共有 17 萬人響應。「一開始我們想,如果第一場有 5,000 人非常支持,跟著我們一起上街,就很幸運了。沒想到,從一開始的 2 萬人到最後有全國人口 3.5% 的人口參與。這是我從未想過的,我們真的都嚇到了。」

回顧當時規劃抗爭活動的過程,一切都飛快的進行,Sophie 也終於明白「事情不需要總是百分百規劃」(Things don't need to be 100% planned.)現在想來,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做到的。

不過,她說他們深知自己的首要之務就是讓大家「一起上車」,因為「其實很多人都很關心氣候議題,但他們不知道該怎麼開始行動。」所以,她與夥伴們架設網站、放上電子資源,廣邀大家訂閱新聞信,幫助大家把看見氣候議題心中而有的感受,像是焦慮與疑惑,變成自己關注議題的焦點。

她也強調,「我們並不是隨便就走上街說,『現在的世界很糟糕,我們要死了!』」他們確保告訴大家的是「這個世代的確有機會可以拯救環境,我們可以拯救整個人類」,也試圖讓大家思考「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會是什麼樣的祖先?」Sophie 認為要透過各種方式與資訊,讓氣候議題能與所有人連結。

動員成千上萬人,因氣候關乎所有人

當問起 Sophie 要怎麼說服不覺得上街有其必要的學生?她的語氣從起初冷靜的,變得語帶激昂,「你想想看其他的議題,它們都是因為氣候(for the sake of climate)才存在。」

「每個人生命中重視的事情都不一樣,有些人重視家庭;有些人認為錢最重要;有些人最關注貧窮議題。但終究來說,如果我們沒有地球,這些議題根本不存在。我希望大家這麼想──我們全部所擁有的,都是從地球『要來』(ask for) 的。氣候變遷攸關於每一個人與每一個世代的未來。」

即使從 12 歲就開始關注氣候議題,這一年反覆面對媒體、群眾,解釋氣候變遷的急迫,她仍然說:「這真的很難解釋,因為這是我們的『所有』(everything) 。」在飛快的語速中,這不是慌張更不是氣憤,那是她的積極與對未來的盼望。

Sophie 與她的夥伴在短短時間內成功激起好幾十萬人和他們攜手與地球站在同一陣線。「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與目標,只要大家都知道我為什麼奮鬥、知道自己在團體中的意義,就能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中,把事情做好。」

訪問當下,距離上街已經過了一個月,她反覆告訴我「不知道到底怎麼做到」,更摸著額頭說:「我之前不相信原來一小群人,就能有動員成千上萬人的力量。」但她也立刻的回過神說:「我們要持續關注,因為並不是只要有 3 場罷課,政府就會聽」,她深感一場倡議「永續」的必要。

18 歲的參選人 vs. 年長幾十歲、經驗老道的對手

就在這匆忙又有點混亂的籌備過程中,某天朋友的爸爸在火車上突然向她提及正在登記期間的議員選舉,並告訴她,「我覺得妳應該參選。」

但 Sophie 其實內心想,「為什麼要這樣跟我說?」因為這是她從未想像過的,就像是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全國罷課的召集人一樣。

後來,甚至因為氣候倡議而在私底下認識的卡皮地市長 K Guru Gurunathan 都鼓勵她參選。雖然參選是個「突然的決定」,但也不是「好!我要選」的任性與毫無思量;Sophie 反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參選?我要支持什麼族群、議題?我是不是有資格?我真的能為社區帶來什麼好處嗎?」才真的下定決心,也才覺得自己能為社區貢獻。

紐西蘭自 1974 年開始,只要 18 歲的公民就能在選舉投票;區/市議員(councilor)職位也只需 18 歲、並有 2 名選民提名就能參選,雖沒有什麼困難的門檻──但在過去,18 歲的參選人仍不常見。

為期 3 個月的競選過程,Sophie 與另外 2 位比她大上好幾十歲、各有參選與企業經驗的候選人競爭。除了家庭的支持、20 多位志工,Sophie 還有最核心的 6 人競選團隊。他們大多都是 Sophie 高中時認識的朋友,其中 1 人現在還是高中學生。更值得一提的是,這 6 人只有 1 個人已經滿 18 歲,能投票支持 Sophie。

他們除了善用社群媒體,更多的是「面對面的互動」。她走向選民家,敲敲門,聽他們對於政策與社區的想法。她熱衷於仔細聆聽人們的聲音,也認為這就是她的競選與其他兩個候選人最大的不同。

但在面對面的同時,她無法避免的將面對無數質疑。許多選民一看到她,就會問:「妳怎麼有資格?妳學什麼的?妳有什麼經驗?」現在回想,Sophie 說,「我們需要年輕、不同的想法,我總是這樣提醒自己。」如今她更有自信的說:「雖然社區有一些人因為我的年紀而不把我看在眼裡,但大家還是把票投給我了。」

紐西蘭社會的「青年震盪」

就在 10 月 12 日的晚上,議會網站公布在 Sophie 共有 10,050 位選民的選區,她以 1,746 票當選 (另外 2 位參選人各獲得 890、648 票),不僅成為卡皮地選區史上最年輕的議員,也是此次紐西蘭選舉中最年輕的當選人。對於當選,Sophie 認為,這更是重新驗證她自倡議所學到的──原來,只要一小群人有相同的目標和熱情,就能完成許多成就,讓一件事成真。

從罷課到選舉,Sophie 這一年 Gap Year 時常在媒體與大眾的眼光下,代表青年發聲。她觀察紐西蘭社會看待與討論青少年的方式漸漸不同,像是標題從「一名 18 歲學生鼓勵小孩上街」,變成「小朋友怎麼重新定義自己的未來。」她也相信,這 3 場罷課倡議運動,就是社會開始相信「小朋友」也能造成改變的轉捩點。「青年震盪」(Youthquake)之所以在現在的紐西蘭發生,正是因為「如果我們現在不管,就要等 3 年(紐西蘭議員任期為 3 年),再 3 年。」

在臺灣,繼 2018 年修法,讓公民年滿 18 歲就能參與公投後,關於其他的選舉投票權是否也下降到 18 歲,同樣有諸多討論;同時,紐西蘭則繼續討論要不要下降至 16 歲。Sophie 認為這是一種「賦權」(empowerment),只要學校有相對應的公民教育支持,她認為降低投票年齡不僅可行也十分重要。

給台灣讀者:「想想你能造成的改變!」

訪問的兩天後,Sophie 就要結束這她從未意料的 Gap Year 到卡皮地議會就職,正式成為議員。她說第一件事就是要在議會中成立「氣候委員會」,讓卡皮地能順利在 2025 年達到「碳中立」(carbon neutral)的目標;面對自己仍充滿未知的未來,她的興奮遠大於緊張,也考慮邊當議員邊讀大學的可能。

最後,我問她對臺灣的印象是什麼,只去過泰國的她說:「我知道在哪裡,但我唯一知道的是臺灣是一個海島。」這讓我更好奇了,這樣她怎麼會接受一個臺灣的媒體採訪呢?

Sophie 這麼說,「能和一個來自我不太了解的國家的人對話很酷!」當我繼續問,她想和臺灣讀者說什麼,她反倒先問我問題,不告訴我答案,因為她心繫且好奇臺灣這個她不怎麼認識的小島國,怎麼應對氣候問題。

最後她才回答:「要大膽,要有野心,要知道自己不可能討好所有人,也要想想自己想造成的改變!」(Be bold. Be ambitious. Knowing that you’re not going to please everyone, and thinking about the difference you want to make.)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專訪】「為氣候罷課」號召 17 萬人上街,Sophie Handford 18 歲當選紐西蘭史上最年輕的議員》,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誰說只有「碼農」能成功留在美國工作? 唸文科的你,千萬別放棄

「職涯沒有標準答案!」他闖入 Google 卻主動請辭:一個旅日台灣人的「非典型」求職案例

作者簡介:

什麼模樣的人有資格站出來分享自身的經驗?成功的定義其實很廣,不限於企業家、或權威學者,還有一些在各自領域默默發光的人, 他/她們也可以是廚師、設計師、運動員、工程師⋯⋯,或者遠渡重洋在異鄉工作的創業者,一起認識這些在你我身邊蟄伏的年輕朋友,讓麥克風交棒,《換》他/她們說說看。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