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媒改團體挺52是〈出師表〉?

王其》媒改團體挺52是〈出師表〉?
王其》媒改團體挺52是〈出師表〉?

【愛傳媒王其專欄】台灣媒體學者組成的媒改社,上週五2月26日發表了一篇支持華視新聞台上52頻道的強烈聲明,字句剴切讓人動容,回想媒改學者這半年多來幫華視說盡好話,這聲明情境真似當年三國諸葛亮寫〈出師表〉的心情,令人感動。

面對當年媒改學者也曾力主黨政軍不能介入媒體,現在反而讓黨政軍伸手入媒體,可惜這篇聲明卻略而不提,著實遺憾,否則將更有說服力!

媒改社在聲明中說:「對於中嘉在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首度提供公廣集團華視新聞上架之壯舉」!這形容真的悲壯,因為中嘉放棄代理台視新聞台每年數億元收入機會,願意幫年只出1000多萬元的華視新聞台,犧牲不小。

而不過才幾個月前,還有媒體改革學者在報紙上投書罵包括中嘉在內的有線電視系統業者:「有線電視業者包攬市場、唯利是圖,不重視提升內容品質、犧牲消費者權益的印象,目前仍普遍存在有線電視用戶及社會大眾心目中」,然後「此時此刻,將公廣新聞頻道納入有線電視新聞區塊52頻道,絕對是有助洗刷污名、提升產業形象的明智抉擇」。兩相對照,真的有時空錯亂感覺。

媒改學者在聲明中點出華視新聞台的特色:「因為公廣華視頻道的收視率雖非最高,但其新聞內容專業表現相對優質,不僅少有內容違規裁罰記錄,而且明確拒絕新聞置入性行銷,也不會為了收視率考量而製播羶色腥內容」。就這點,一位華視主管說,華視不見得真的那麼好,主要競爭對手台視新聞台也沒那麼差啊!「華視併入公廣15年來,新聞部主管敢說沒有發生新聞置入的事嗎?為了讓觀眾喜愛而做的羶色腥新聞也完全沒有嗎?」這位華視主管回應說,而且連媒改學者自己也承認,華視新聞台現在有的節目也有置入性新聞的嫌疑。

一位電視台高層看了後表示,媒改社聲明特別點說「公廣華視頻道的收視率雖非最高」,學者們真是用心良苦,因為華視新聞台真要上了52頻道,也不能不面對收視率的現實問題。他說,有線電視採取依照收視率收取廣告費的制度,新聞台營運雖然燒錢,但是新聞台收視率高,同樣帶來可觀的廣告收入。觀察上週四的收視率資料,台視新聞仍然是全台新聞第一,1.79%,華視才只有它的一半不到,0.79%,那天華視全天廣告收視點才3.49%!若用點數算營收不到10萬。而華視對廣告的依賴度超過60%,廣告少,將來虧損數字將越來越高。

雖然華視當局在華視新聞台的營運評估上稱可損益兩平,但業界估每年華視新聞台仍會虧上億元。如再加上華視主頻從2006年加入公廣集團後,每年多輒超過3億元的損益,未來如再多一個52頻道營運,每年華視兩個頻道加總虧損在4至5億元間,這種營運劣勢,恐怕不是任何民間媒體公司可以承受的,看來這都是人民要買單的。

至於媒改學者聲明上寫說,NCC在四大原則之下選擇華視新聞台上52頻道:「增進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內容多樣性及其他公共利益」,這也是有待大家討論的。先說第一點增進市場競爭,在去年11月18日陳耀祥主委在下架中天新聞台的記者會上說「給公廣集團新聞一個機會」,接著中嘉在今年2月初送出華視新聞台後,市場上有聲音說,這已經沒有競爭性了,因為官方已經明白介入了。再說內容多樣性,應該是期待華視新聞台結合公視,有做出不同內容播給觀眾看。這點也有問題,因為公視新聞內容在有線電視13頻道,華視在11頻道也都可以被看到。如果節目好,觀眾仍然可以找到,不需要等著52頻道再來看;就像公視的高收視率戲劇,觀眾在公視頻道都可以收視的道理一樣。

再說無線電視台的新聞台,除了華視,還有台視、中視及民視,其他3家新聞台在有線電視的上架率都是100%,只有華視不到20%,就這點來講,只能說,華視新聞資訊台拿到執照10年來,華視的主事者沒有考慮到公共利益、民眾消費選擇權,所以才沒有努力讓全台灣500萬的有線電視户看到他們的新聞作品,這兩點華視不應該被檢討嗎?

就算營運差是華視自己要負責,而且也已經10多年了,不能歸責在學者身上,但黨政軍的問題要如何解釋?政府法令規定,黨政軍不能介入媒體,這是2000年到2006年媒改學者大力推動的,才有國民黨控制的老三台變革,台視、中視民營化賣給黃崧、蔡衍明兩位董事長,華視80%左右的股份賣回政府轉贈公視,公視擁有後也管理華視,才叫公廣集團。

當年學者都主張黨政軍的手不要伸到媒體,還在法律上規定,要NCC執行,沒想到NCC主委自己犯規,先要有線電視系統讓華視上52。當年信誓旦旦的媒改學者們,從不解釋這個現像與當年的主張是否已經變質了?這次發表聲明也都不提。

其實媒改團體學者也很清楚華視沒有那麼優秀,也知道台視經營得很好,所以才在台視新聞台申請52頻道案,被送到NCC後馬上也發表聲明,可能真的感受到台視搞不好有機會。媒改的聲明,多少有點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所以凡講到華視,必稱「公廣華視新聞頻道」,就是要公視這母雞帶小雞。去年底,部分媒改學者及公華視少數幾位董監事,熱情推動華視新聞台接替中天新聞台的52頻道後,本來盤算要推公視新聞台,可惜申請新的公視新聞台根本來不及,只好推華視新聞台出場。在這樣的背景下,華視新聞台臨陣磨槍上陣,只能靠媒改學者們一廂情願地推一步算一步。而華視也真的只能抓住媒改學者的理想熱情往前衝,連媒改團體週五發表的聲明,明明在談華視,華視新聞部卻還搶先播出這則新聞,也不管它根本就是涉己新聞,連把關都免了。

華視的不長進,看在當年推動公華視合併的媒改學者心中,也真的徒呼奈何!遙想當年三國演義時代的諸葛亮,看劉備兒子劉禪的領導,多所感概,才有〈出師表〉流傳後代。文史學家認為〈出師表〉言辭懇切、憂國憂民,故有「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一語。想古憂今,雖然媒改學者與華視領導團隊沒有上下君臣的關係,但面對15年來華視沒有一年不虧損,收視率直直落,碰到了52頻道空出來大好機會,無論如何也要推它上陣,把公廣好新聞拿出來在商業電視新聞區塊一較高下,其心情複雜可見一斑,與出師表那種「臨表涕泣」心情,恐怕也相去不遠啊!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