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奎》老兵父親的第一次歸鄉之途

王鳳奎》老兵父親的第一次歸鄉之途
王鳳奎》老兵父親的第一次歸鄉之途

【愛傳媒王鳳奎專欄】1987年我在總統府的一個電腦中心服預官役,每天都進出總統府辦公,當時已聽到許多人開始臆測蔣經國總統的身體狀況,也嗅到臺灣的政局會有劇烈變動的氣息。

果然5月退伍不久後,蔣經國總統宣佈解除戒嚴,緊接開放台灣民衆到大陸探親。

兩岸隔離經過近40年後,大部份期盼可以在世見到親人的老兵終於盼得歸鄉之路,但有很多等不及的老兵帶著人生最大遺憾離開人世。開放探親後,大部份老兵迫不及待地踏上歸鄉之途。然而當時兩岸並沒有直航,必須透過第三地如香港、澳門等地轉機,除此之外,到了内地又要輾轉搭車,甚至騎驢或步行才能回到老家,加上老兵的行李通常會塞滿給老家親人的用品,來個「滿載而歸」,其實對許多已是年邁體弱的老兵而言,歸鄉之途猶如當年被迫離家之途一般,也是一路顛簸,非常辛苦。

1949年初,國軍在皖北老家附近的徐蚌會戰告急,原在外地「流亡」的父親特別回老家一趟,見了家人最後一面,隨即輾轉逃難到江西,以流亡學生身分加入胡璉將軍整編的第12兵團。來台後,從此與老家相隔千里,再一次回老家竟是40年後的1988年夏天,那年父親67歲,雖過花甲之年,身體還算硬朗,加上小妹在旁細心照顧,一路雖然辛苦但還算順利。

老家因處於皖北偏鄉僻壤,交通非常不便,一趟返鄉之路都是舟車勞頓,要花上24小時。先從台北飛香港或澳門,再轉機到上海,如此就花掉7、8個鐘頭。有時還要在上海過夜,隔天早上再從上海搭火車8、9個鐘頭到蚌埠,然後在蚌埠轉火車到固鎮縣,在固鎮縣搭公車到靈璧縣城,從靈璧縣城回老家沒有公共運輸,不是搭牛車就是驢車,一路泥濘小路顛簸難行,要4小時才能到家。

兩岸分離近40年,1988年父親第一次回到老家受到英雄式的歡迎,地方官員幾乎全來迎接,而當年在縣城的同學及朋友只要在世,幾乎也都趕來相見,而同村的鄉親不論老少,傾巢而出,而且時刻圍繞著父親,期盼可以沾點光外,更想從父親帶回來的禮物中分杯羹。令人不禁感嘆,一個在文革期間不在家鄉卻受到批鬥而家破人亡的黑五類,再次出現在家鄉時竟變成人人擁戴的「紅五類」,老兵的際遇是如此的曲折,不勝唏噓!

然而,分隔40年後的家鄉真的是景色依舊,人事全非,老家就像是被時間遺忘的村莊,在共產黨解放後近40年,生活環境不僅停滯而且倒退,比父親離家前還窮苦困厄,家人死的死,離的離。原本地主的身分變成自耕農,自有的農地被沒收為國有,倖存的大叔只能分租到一小塊農地,那時農耕的年收入只有300元人民幣。

如同大部分回鄉探親的老兵,父親立即伸出援手,拿錢改善老家的生活環境,把住房從泥瓦房改為磚塊屋,耕田由老牛變成鐵牛,家裏多了電視冰箱,儘管經常沒電可用,老家依然與家畜共生,沒有自來水,只好挖井取地下水,也沒有厠所,只能「隨遇而安」。另外,為了讓耕作更有效率,父親買了牽引機給大叔,平常用於耕田,要搬運東西時就變成拖拉機車,也就是臺灣農村早期常見的鐵牛車,後來父親每次回鄉時,最後一段路就可以坐著拖拉機車回老家,不用再搭牛車或驢車了,也省了2小時路程。

父親從1988年起,連續6年都回老家,而且都會結伴同行或有家人陪伴,一路才能相互有所照應。否則對上了年紀的老兵而言,如此的歸鄉之途,每走一趟就像是去了半條命,但再辛苦的歸鄉之途,都無法壓抑分離4、50年的思鄉之情,尤其是老兵那份老家因為自己而受到迫害的愧疚之心。

(待續)

作者為東海大學EMBA教授

照片由作者提供

●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登

●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