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署規劃年底前啟動修溫管法

環保署日前在台中舉行溫管法修法分區座談會。(孫文臨攝)
環保署日前在台中舉行溫管法修法分區座談會。(孫文臨攝)

▲環保署日前在台中舉行溫管法修法分區座談會。(孫文臨攝)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上路實施五年餘,環保署規劃年底前啟動修法程序,明(2021)年可將草案送入立法院。日前(8日)於台中舉行座談會,主要規劃向排碳大戶收取碳費、明定各部會權責增加減碳工具,並檢討我國長期減碳策略。

長期關注氣候變遷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常務理事趙家緯指出,包含韓國在內,全球有66國承諾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中國也喊出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但我國現行溫管法卻僅規劃2050年較2005年減碳50%,相對保守,「應趁此次修法,制定長期碳中和目標。」

中、韓喊出零淨碳排我國長期目標落後國際

全球氣候變遷日漸嚴峻,近年來世界各國紛紛針對溫室氣體制定更嚴格的管理措施,2016年4月22日,171國家代表在聯合國總部簽署《巴黎氣候協定》,承諾要努力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之內,增強溫室氣體低排放及氣候適應型發展路徑。

2017年,法國、德國、冰島、盧森堡、馬紹爾群島、墨西哥、荷蘭等15個國家發起碳中和聯盟(Carbon Neutrality Coalition,CNC)。根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已經有66國政府宣示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也就是淨零碳排放的目標。

趙家緯說,我國的溫管法是在2015年7月發布實施,當年連1.5℃的概念都沒有,只訂了「2050年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50%」的長期目標。他指出,連中國都已經喊出2060年碳中和,以現在各國趨勢來看,台灣的長期減碳目標不夠積極。

針上述長期目標,環保署表示,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逐步趨緩,2019年排放量預估為2億6660萬噸,已經接近2005年的基準。近13年來平均的成長率為0.2%,優於中國4.5%、韓國2.2%、新加坡2.0%。

環保署表示,我國溫室氣體來源中,能源燃料燃燒佔了90%,因此溫室氣體減量,主要與電力排放係數降低有關,隨著再生能源發展,每度的碳排放當量已由2017年0.55公斤降至2019年的0.5公斤,今年有望降為0.49公斤,疫情也導致上半年能源消費較去年同期下降2.41%,有助於達到2020年較2005年碳排放減少2%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