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癢到骨頭裡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且容易復發的發炎性皮膚病,發病時奇癢難耐,有病友甚至用「癢到骨頭裡」來形容,而且越是搔抓,癢感越發嚴重,進而影響的不僅是個人皮膚問題,還可能增加睡眠障礙、憂鬱和輕生等精神問題、肥胖與心血管疾病、感染等風險,甚至會衝擊整體國家社會的經濟。

台大研究團隊去年發表一份針對就業中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調查研究,顯示百分之九十二‧五的病友日常生活會因疾病受到影響,百分之八十八‧五病友工作能力受影響,且約三分之一病友表示近期曾因異位性皮膚炎而必須請假。而且,隨著異位性皮膚炎病情越嚴重,工作和生活能力受影響的比例也越高。

在台灣,健保資料顯示每年有超過三十七萬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就醫,若以重度的成年病友占比七‧四三%,正常人每年薪資中位數約五○‧一萬元的一半來估算,結果顯示每年台灣因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未能妥善控制,所損失的生產力則高達六十八億元。而這還不包括為照顧家中異位性皮膚炎幼童患者,不得不放棄工作或無法維持正職的成人照顧者生產力。

在治療上,異位性皮膚炎用藥與疾病嚴重度息息相關。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皮膚科科主任楊靜宜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目前臨床多採「EASI評分標準」,依據皮膚紅腫、抓痕、苔癬化等症狀的分布面積,劃分為三個等級,EASI評分○至六,屬於「輕度」;七至十九分屬於「中度」;二○至七二分則為「重度」。

不過,除了病灶面積之外,近年研究也將「生活品質」與「功能性」的影響列為參考指標。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反覆發作機率高,約六成成人病友儘管接受治療仍無法妥善控制疾病。

目前健保給付的治療藥物種類多,除了類固醇、口服免疫抑制劑,目前也有生物製劑納入給付。其中口服免疫抑制劑,楊靜宜主任表示,中重度病友使用的療效臨床觀察約四至五成,提醒病友多注意因免疫功能受抑制而產生感染的情況。如果要達到預期療效,可能需高劑量服用,同時注意副作用風險,並定期監測肝腎功能,長期使用者則須要與醫師討論是否有其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