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力道不夠 反有利於出現危險的病毒變異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巴西瑪瑙斯(Manaus),新冠病毒SARS CoV-2本不該再有什麼機會:去年8月,這個亞馬遜州首府居民中已有四分之三的人感染病毒,足以形成所謂的群體免疫。然而,及至12月,當地醫院一下子又擠滿了新冠病毒感染者。

很可能,很多患者傳上了新出現的變異病毒P.1.。該變異病毒在某些人那裡"逃逸"了人體的免疫應答。現在,要經由對取樣的病毒測序分析了解詳情。

能繞開人類免疫功能的此類"免疫逃逸"讓研究人員和決策者們大傷腦筋,因為,它意味著,愈者也可能重新感染、已投入使用的疫苗不再起作用,或需要更新。

不過,疫苗學家克勞澤(Philip Krause)指出,迄今尚無跡象顯示,新冠病毒對疫苗有抗藥性。但與此同時,他在一份科學雜志上撰文告訴了人們一個壞消息:此類變種的快速發展顯示出,這一病毒有可能快於我們的想象,成為具備抗免疫的變異病株。克勞澤教授是世衛組織新冠疫苗工作組負責人。

病毒變種進化

為能繁殖,病毒將其遺傳信息帶入一宿主細胞,而在每一次再生過程中,都會出現些微復制錯誤,每一個這樣的錯誤也都會改變病毒的遺傳密碼,從而出現變異病株。

目前注射的各種疫苗對病毒施加一種進化壓力,而在此過程中,尤其是那些變異病株獲得適者生存性,經由其變異逃逸人體免疫系統。

這並不一定表示,經由適者生存過程,病毒的致命性會越來越高,因為,要是快速殺死了其宿主,便就難以擴散,並最終消失,與此同時,溫和些的變異病株重又擴散。

然而,英國"新發呼吸道病毒威脅咨詢小組"(New and Emerging Virus Threats Advisory Group)的最新認知顯示,首先在英國發現的變種的傳染力不僅高出70%,而且也可能更為致命。相關數據目前尚不充分。

效力弱的疫苗產生反效果

如果使用了效力弱的疫苗或者第二次注射延期過久,相關機制產生的作用就正好相反。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病毒學家裡德(Andrew Read)便對此提出了警告。通過對禽類病毒的研究,他於2001年就得出了這一結論:某些情況下,效力不強的疫苗反而有利於危險病株的發展。

因此,業界對英國已經做的、美國亦可能很快會做的那樣推遲第二次接種,持強烈質疑態度。第一次接種後,當事人得到了最初保護,但還不能形成足夠強大的免疫應答。人體需要較長時間抵抗更危險些的毒株,而病毒也有了更多時間,保護自己不死於疫苗。若這樣的病毒遇上了未接種者,便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如果大規模拖延第二次接種,就有可能出現這一情況:百萬、千萬人雖經由地一次接種具備了抗體,以延緩病毒侵入並免於致病,但並不足以消除病毒。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m Mount Sinai)病毒學家克拉默(Florian Krammer)在科學雜志上撰文指出,這可能是產生對疫苗具抵抗力的病毒株的最佳途徑。

另一些病毒學家們則認為,傳染力增加導致病毒傳播失控構成更大風險。微生物進化學教授裡德便表示,當務之急是使盡可能多的人先接種一次疫苗,"一倍以上的人擁有部分免疫能力總比一半數量的人有全部免疫力要好"。

疫苗是否需有季節性更新?

幸運的是,很多疫苗並不因為常見的病毒進化而失去效用。比如,無論是天花病毒還是麻疹病毒都未能發展出變異毒株,以逃逸通過疫苗產生的免疫能力。

歷史上,除季節性流感外,只有為數極少的病毒能生成抗疫苗能力。季節性流感病毒發展極快,為對付它,每年都都得開發出一種新疫苗。

若SARS-CoV-2新冠病毒也有這樣的發展特性,那麼,相關疫苗也許定期更新。據生物新技術/輝瑞(BioNTech-Pfizer)稱,mRNA(核糖核酸)疫苗的更新版可以在數星期時間裡就開發出來。不過,眾所周知,臨床實驗、審批上市以及生產和分配更新版疫苗需要時間。而現在,眾多接種中心還在焦急等待目前上市的疫苗。

© 2020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lexander Fre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