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百病

中國時報【報導林周義】 59歲的阿國(化名)某天被太太帶往醫院,原來是他睡覺時的鼾聲驚人,且有呼吸停止的情況。醫師為他檢查後,發現他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每晚睡不好,白天想打瞌睡,血壓的控制也受影響。 本報日前與新光醫院共同舉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邀請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鄭景元、新光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李偉康分享睡眠障礙衛教資訊,吸引民眾熱烈響應。 白天嗜睡影響安全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長者常見疾病,除好發於65歲以上民眾,男性、停經後的女性、BMI大於30、脖子粗(男性頸圍大於17吋、女性頸圍大於16吋)、下巴短小後縮、酗酒、抽菸、使用安眠藥或鎮靜劑者,都是高危險群。 鄭景元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常見症狀為白天嗜睡、晚上打呼,可能引起專注力下降、中風、心律不整、高血壓、糖尿病、性功能障礙、代謝症候群、缺氧等後遺症。患者可能無法專心工作,或開車開到睡著,甚至因此出現意外,相當危險。 改善打呼盡量側睡 民眾若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最簡單的改善方式是側睡。鄭景元表示,民眾可在睡衣背部縫上口袋,將高爾夫球放入,藉著平躺的不適感,增加側睡機會。於此同時,民眾在枕頭的選擇上,應挑選高度與肩膀長度相稱的枕頭,確保側睡時脊椎成直線。 若透過側睡仍無法改善打呼,民眾可考慮在醫師的指示下,配戴陽壓呼吸器、口腔負壓裝置、口內止鼾器,或透過手術解決。陽壓呼吸器可直接將空氣打入鼻子或嘴巴,需客製化調整壓力;口腔負壓裝置可吸住舌頭及軟齶,將呼吸道打開;口內止鼾器則透過矯正牙齒,保持呼吸暢通;手術則是透過切除部分懸雍垂、正顎手術等方式,讓患者正常呼吸。 睡前滑手機易擾眠 人一天的時間當中,約有3分之1都在睡覺。有些人對夢的感受很清晰,認為自己沒睡到覺;有些人認為晚上睡不好,白天多睡一點就可以補足,甚至透過睡前滑手機增加睡意,但心理師表示,這都是錯誤的觀念。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李偉康表示,促成失眠的原因與壓力有關,有些人遭遇親友過世、重大事故,甚至因生活方式改變而失眠。面對睡眠困擾,安眠藥並非唯一解方,只要對睡眠有所了解,即可透過非藥物的方式,獲得一夜好眠。 8小時的睡眠,可分為5次循環,從淺眠進入深睡,再進入做夢的快速動眼期。人們之所以會記得夢境,原因在於清醒後,大腦中負責掌管記憶的海馬迴被啟動。常感覺整晚都在做夢,即意味著晚間經常清醒。 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李偉康表示,生理時鐘一天大約有24小時10分鐘,傾向於後移,且容易受光線影響。因此,晚睡總會比早睡容易,而看電視、手機等行為,在光線的刺激下,大腦會誤以為天亮,促使褪黑激素下降,令人清醒。另一方面,打電動、玩手遊等亦會令大腦過度運作而難以入睡。 若想一夜好眠,白天開始就應做好睡眠存款。李偉康表示,從早上起床的那一刻起,人們大約花費16小時累積累的感覺,儲備睡眠的驅力。到了晚上,睡眠驅力發揮作用,使人們感覺疲憊而逐漸入睡。若白天過度補眠,睡眠的驅力受影響,睡意出現的時間也將往後移。 李偉康提醒民眾,勿在下午3點之後喝咖啡,晚上8點之後也應減少酒精攝取,且睡前避免使用3C產品。民眾可藉由心理師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客製化找出改善睡眠的方式,經過練習、放鬆訓練後,即可達到不吃藥也能睡得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