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台美供應鏈變局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大選落幕,川普敗選,拜登上台後,雖然不可能改變中美競爭格局,但許多具體政策與作法必然調整,台美共組供應鏈政策恐怕就會改變,政府與業界應該注意其變化。

台美共組供應鏈的政策是由川普政府推動,原因則是川普對中國打貿易戰、科技戰,把大陸視為敵人,要求「中美脫勾」,不願被大陸掌握供應鏈命脈,因此才有「可信任聯盟」國家共組供應鏈的想法,而且這個想法是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就浮現,疫情後又顯得更迫切。

不過,拜登不是脫中論的支持者,雖然拜登在競選期的言論維持對大陸強硬,而且全球大格局上,中美競爭會延續10到20年,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地緣政治變局。

但拜登並不支持中美脫勾的鷹派思維,具體政策一定與川普不同,除了手法會比川普細膩、放棄單邊主義外,拜登會維持與大陸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

貿易戰打了近3年,美國其實也承受損失,國際半導體協會估計,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損失達1700億美元,美國企業其實已受不了,包括高通在內,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申請對華為出貨,美國政府其實也已放鬆對華為禁令的執行,如三星已得到美國商務部核准對華為出貨,台積電也傳出得到對華為出貨的「部分許可」。

因此,在客觀環境的壓力與主觀意願上,拜登上台後,中美的競爭格局與手法都會有變化,原先川普政府推動的台美共組供應鏈,即使不是完全取消,內涵、範圍、作法都會有調整,蔡政府宜及早因應,不要流於一廂情願而置台灣為危地。對一個小國而言,事前洞察地緣政治的變局會是影響生存的一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