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加速汽車產業的進化

▲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當中,汽車產業的碳排放量佔總體大約9%。
▲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當中,汽車產業的碳排放量佔總體大約9%。

文/記者黃志豪 圖/pixabay

根據一份報告指出,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當中,汽車產業的碳排放量佔總體大約9%,因此在全球達成共識,2050年到2060年之間達到「碳中和」目標,汽車產業自然是執行減碳排的標的。

尤其每個國家對於碳排放量的標準,越來越嚴格,特別是歐盟,一旦每部車的排放超過標準,將被罰款,在消費市場也可能面臨遭到消費者淘汰或抵制。這些情況促使汽車產業必須轉型,不論是零組件供應商或是汽車製造商,從綠色能源的應用、生產製程的減碳、電池技術的研發到電動車款的推出,都將要符合綠色永續的要求,進而達成「碳中和」目標。

使用綠電 車廠從基本做起

▲每個國家對於碳排放量的標準,越來越嚴格。
▲每個國家對於碳排放量的標準,越來越嚴格。

談到汽車和環保減碳,很多人會想到所謂的電動車,的確,電動車這樣的產品,絕對扮演節能減碳的重要角色,然而問題依舊在,因為汽車製造本身就產生碳排放和污染,因此得從基本著手,就是能源的使用。國際大廠陸續推動工廠使用綠色能源,例如Audi的布魯塞爾工廠,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綠色能源,主要來自太陽光電和沼氣發電,還獲得比利時檢測機構的碳中和認證。

另外,今年年中宣布要在2035年之前,完成全球工廠二氧化碳實質零排放目標的日本豐田汽車,甚至在去年初進軍再生能源產業,積極開發風力和太陽能,實現碳中和目標,連台灣Toyota和泰汽車,響應原廠政策,在廠房電力供應,大量使用太陽光電。

車廠邁向碳中和 製程 材料不能忽略

日本豐田集團的工廠要達成實質零碳排目標,比原本設定的時間點,提前15年,原因之一就是在製程也下功夫,包括車體烤漆、金屬鑄造等等項目投入新技術。此外,北歐品牌Volvo除了製程大量減少碳排放,更和鋼鐵製造商SAAB合作,預計在車身結構上,運用零化石煉鋼技術。

汽車產業邁向碳中和 紛推電動化車款

▲面對「碳中和」目標,車廠推出電動化車款被認為是現階段的主要解決之道。
▲面對「碳中和」目標,車廠推出電動化車款被認為是現階段的主要解決之道。

面對「碳中和」的目標,車廠推出電動化車款被認為是現階段的主要解決之道,近年來在國際共識、國家政策、科技進步以及市場接受度提高之下,各家大廠的電動化車款越來越多,像是日本豐田汽車長期以來就是油電混合系統的先驅,旗下的Toyota或Lexus,每一個車款都有Hybrid油電混合車型,在節能、環保和動力需求上達成平衡。

日系本田汽車也推出油電混合車,燃油發動機主要扮演發電機的角色,以油發電,電帶車的方式,異於豐田汽車的併聯式油電混合系統。至於歐系車廠除了近年來主打的48V輕油電系統,強調在起步、減速或靜止狀態下,可以減少廢氣排放,也陸續推出Hybrid車款,甚至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加速邁向「碳中和」的腳步。

電動車的環保優勢 目前並非絕對

在可預見的將來,電動車絕對是產品主流,然而各大車廠推出電動車,往往以環保節能減碳為訴求,但是真的環保嗎?一直以來引發爭議。如果按照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單純以車格大小來比較,納入電力來源、生產製造等因素考量,特斯拉的Model 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還是輸給燃油小車。

另外,美國知名媒體也做過研究,以哩程數3萬2千公里以內(含)來計算,電動車的碳排放表現,並沒有優於燃油休旅車,主要是生產過程還有電池模組的緣故,但是不可否認,一旦里程數再往上加,電動車依舊有優勢,只是並非一般認知的零排放,對環境來說還是有傷害,然而比起傳統燃油車,電動車的普及更有助於達成「碳中和」目標。

徹底解決污染 新能源車是希望

在推動電動化車款的同時,少數車廠已經投入新能源車的研發,所謂的新能源車,目前指的是氫氣燃料電池車。日本豐田汽車經過多年研究,終於推出數量不多的量產車,加滿氫氣跑出1,003公里的新紀錄。只是在安全技術、續航力和基礎設施上,還有待更近一步的發展,才能廣為市場接受。

其實不只是日本豐田,德國BMW也和豐田合作開發氫氣燃料車,而全球五大車廠之一的韓國現代汽車,也積極投入研發。不少車廠都希望,氫氣燃料電池車將氫氣和氧氣的化學反應,產生電能和水,能徹底解決汽車對環境污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