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大陸經濟將出現更深的衰退嗎?

大陸GDP第3季增速意外跌破5%,顯示大陸經濟動能減退,加上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達10.7%,創有統計以來最高紀錄,更引發停滯性通膨風險疑慮。但同時間大陸發行40億美元債券,利差創下歷史新低,代表市場投資人依然看好大陸前景,顯示大陸經濟短期面臨挑戰,但不會構成長期衰退危機。

共同富裕與轉型並行

大陸第3季增速放緩主要原因,主要是當局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和電力供應短缺所造成,出口和房地產是拉動疫後大陸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但由於9月房地產投資比1年前下降約4%;另一方面,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電力短缺因而造成工廠產量減少,一些中小企業失去訂單,而不斷高漲的航運價格,也對大陸外貿企業造成一定衝擊。7、8月分多個地方遭受零星疫情和水災衝擊的偶發因素,也不可忽略。

探究大陸經濟動能減退原因,主要為短期因素,尤其對大型網企與房地產的整頓,可能會造成短期衝擊,但北京著眼於長期利益的宏觀政策,是為後續動能創造空間。

首先,大陸經濟在向高品質發展轉型的同時,也布局共同富裕。若是房市過熱,會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對長遠的可持續增長和國家安全無益,整頓房地產業成為大陸治理的關鍵挑戰之一。大陸政府早在去年夏季就開始收緊房地產業,要求開發商削減債務水平,恒大爆發債務問題後,北京可能微調緊縮措施,並加強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控制,但會堅持降低房地產財務槓桿風險既定政策。

大陸經濟韌性極強,結構持續改善中,其中高科技產業、數位經濟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雖然整體固定投資增速放緩,但高科技產業投資卻增長快速,大陸今年邁入「十四五規畫」,將在科技發展上展開全面布局,可以說大陸的投資結構在發生變化,新舊經濟動能正處於轉換期。

其次,能源供應緊張是階段性的,估計第4季會緩解。目前全球能源供應緊張,這一方面是由於新冠疫情所產生的限制結束後,經濟復甦提振了企業對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在減碳的議題下,主要經濟體從各方面限制了傳統能源行業的投資開發,從而推升了能源價格。隨著相關措施逐步施行,煤炭、電力供應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將會逐步降低。從9、10月分的情況來看,大陸電力生產增速已有所加快,估計大陸政府在落實氣候目標方面將更具彈性。

將放緩轉化為長遠動力

此外,大陸政府前期的財政政策有望在第4季見成效。從數據上看,大陸政府在基建投資方面呈收縮狀態,今年前3季僅增長1.5%;在金融和財政政策上也採取了降槓桿、減輕地方債務等方式,為未來做政策準備。

「十四五」期間,大陸將推進102個大型基建項目,但地方政府在今年前8個月,共發行了1.8兆元(人民幣,下同)專項債,遠低於往年同期水平,第4季則將發行約1.56兆新增地方政府債券,持續減少。

由於去年大陸經濟受疫情影響,整體呈現前低後高趨勢;今年受基數影響,經濟增速前高後低是正常情況,並不意味著大陸經濟復甦的整體態勢有所改變。加上第3季服務業增長明顯,9月分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52.4%,高出上個月7.2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住宿、餐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大幅回升。今年前3季大陸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5.4%,可以看出大陸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在增強。

排除大規模疫情和極端天氣的情況下,大陸消費支出將在第4季繼續恢復。大陸總理李克強承諾第4季增長維持5%左右,全年經濟增速仍可達到8.6%,高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設定的6%以上目標。在經濟轉型壓力不減的情況下,能否做到剛柔並濟、張弛有度地將短期內的放緩轉化為長遠的增長動力,把握好結構性改革良機,是對大陸政府的長期考驗,而不僅僅是關注下一季的經濟數據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