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台灣應強化國防 更應降低兩岸政治風險

國防部近日先後公布今年度的《中共軍力報告書》與《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日昨也將下年度國防預算送交立法院。根據統計,國防部提交的預算總金額高達新台幣四千七百一十七億元,創歷史新高,希望持續更新並深化我國各項軍事準備,以因應兩岸關係持續對立的可能變局,達到捍衛國家的重責大任。

這次兩份報告書除了提到共軍犯台的七個可能時機,包括台灣宣布獨立、內部陷入動盪、獲取核武、兩岸和平統一對話延遲及外國勢力介入台灣事務等,還提到共軍對台作戰行動包括認知作戰、灰色地帶威脅、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奪占外島及全面進犯等。不過,國防部強調,因這些對台戰術仍受限於台海天然地理環境,加上共軍登陸載具與後勤能力不足等因素,尚未完全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

此外,報告書也首度揭露共軍現階段已具備對第一島鏈以西區域的電子攻擊,配合其已完成的北斗衛星系統定位,全天候掌握我國軍動態。更值得關注的是,共軍已初具癱瘓我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戰體系的能力;尤其頻繁侵擾我西南空域及周邊水域,不僅欲測試我國軍之反應能力,還想同時探知美國等國家的底線,顯然是我國必須嚴加防範之情勢發展。

對此,國防部除了編列例行性演訓預算外,明年還計畫添購多種三軍武裝,像是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F︱十六戰機戰機遠距精準攻擊彈藥、海軍新一代巡防艦與艦載型防空飛彈、雄二E型飛彈及研發射程達一千兩百公里的雲峰飛彈等,希望藉由這些最新軍備來嚇阻共軍之蠢動。

自己國家自己救是千古不變之真理,所以國人皆真誠支持政府精進國軍戰力的各種努力,但絕不會容忍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利用國家安全相關議題牟取政治私利,也不樂見台海兩岸走上軍備競賽,因為這是台灣無法負擔的無底洞。

蔡總統日前表示,「我們不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並堅持捍衛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這些話確實動聽,也是全體國人的心聲。然而,人民也想問:「執政的民進黨究竟為消弭兩岸緊張關係做出何種努力?」因為大家只看到綠營不斷地炒作對中國大陸的仇恨與敵意,在內部以爭權奪利手法打擊在野黨,實在很難讓人感受到她的真誠。

美國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最新公布《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我國投資環境排名仍高居全球第四,但「政治風險指標」降至第二十五名,比去年初倒退十二名,是近兩年最差,顯然兩岸關係持續惡化是主要的影響因素。歸根究柢,如果不打破兩岸僵局,政治風險勢必難以降低。

今天恰逢九三軍人節,國人當然全心支持國軍保家衛國的使命與任務。然而,若民進黨真心希望國軍成為堅強勁旅,就應放棄把國軍當成政治工具的投機心態,不該執政時千方百計地拉攏討好,在野時醜化為鬥爭箭靶,更不能窄化其國家意識,而是還給國軍應有的尊嚴,具體落實軍隊國家化的目標。

台灣想要享有永久和平,有賴全民智慧;同時,台灣不能讓中共感到軍事樂觀、政治悲觀,避免誘使中共輕啟戰端。換言之,保衛台灣的上策就是降低兩岸政治誤判的任何可能,這才是台灣促進區域安全的最重要責任。